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①-⑥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1)请在上表中用实现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写出①、③两种元素组成的正四面体化合物的电子式,上述元素中,能和⑤号元素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SiO2
(3)上述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和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是NH4NO3(写化学式),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
(4)①和②元素在适当条件下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Si.
(1)第一周期含有2种元素,分别处于第1列、第18列,第二、第三周期中3~12列没有元素;
(2)①、③两种元素组成的正四面体化合物为CH4,上述元素中,能和⑤号元素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的化合物二氧化硅;
(3)上述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和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是硝酸铵;
(4)①和②元素在适当条件下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为NaH.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Si.
(1)第一周期含有2种元素,分别处于第1列、第18列,第二、第三周期中3~12列没有元素,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为:
故答案为:
(2)①、③两种元素组成的正四面体化合物为CH4,其电子式为,上述元素中,能和⑤号元素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的化合物二氧化硅,
故答案为:;SiO2
(3)上述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和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是NH4NO3,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NH4NO3;离子键、共价键;
(4)①和②元素在适当条件下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为NaH,H-离子结构示意图为,Na+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知识,识记中学常见物质结构特点,金属氢化物在中学基本不涉及,但在试题中经常考查,需要学生注意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
A.①②③B.①②③⑥C.③⑥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火力发电厂的煤经粉碎、脱硫处理B.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入到农田
C.聚乳酸塑料代替传统塑料作购物袋D.回收并合理处理聚氯乙烯塑料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24 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
C.阿伏加德罗常数约是6.02×1023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为6.02×1023 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0.3mol C在0.2mol O2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
A.-Y kJ/molB.-(5X-0.5Y)kJ/molC.-(10X-Y)kJ/molD.+(10X-Y)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在相同温度时,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电离的程度
C.H+的物质的量浓度D.H+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
请回答:
(1)D的元素符号为Si.
(2)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ⅦA族.
(3)用电子式表示由元素B和F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
(5)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3S+SO2↑+4HCl.
(6)某混合物的稀溶液中,只可能含有B、C、F构成的简单离子或A、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所电离出来的阴离子.现分别取一定体积的该溶液进行实验.
两次每次取200.00mL进行实验.
实验1:取2mL溶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实验2:取200mL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4.66g.
请回答:
①根据以上实验,不能判断是否存在的离子有Cl-、HCO3-
②B的简单离子是否存在?存在;若存在,浓度至少为0.6mol/L(若不存在,则不必回答第二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D.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钾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铝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倒吸.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