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
①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 (s)+H2O(l)?2NH3(g)+CO2(g)?H=+133.6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2(NH3)•c(CO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填序号).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用量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降低温度使尿素的转化率增大
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已知:图1
结合①中信息,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O(NH22(s)+6NO(g)=5N2(g)+2CO2(g)+4H2O(l)△H=-1804.7KJ/mol.
③密闭容器中以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O2为原料,在120℃、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2(g)+2NH3(g)═CO (NH22 (s)+H2O(g),混合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φ(NH3)]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v(CO2)>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0.75.
(2)NO2会污染环境,可用Na2CO3溶液吸收NO2并生成CO2.已知9.2g 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2+CO32-=NO3-+NO2-+CO2;恰好反应后,使溶液中的CO2完全逸出,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则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NO3-)>c(NO2-)>c(OH-)>c(H+).

分析 (1)①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
a.混合气体中只有氨气、二氧化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2: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 CO(NH22(s)+6 NO(g)=5 N2(g)+2CO2(g)+4 H2O(l),
已知:①CO(NH22 (s)+H2O(l)?2NH3(g)+CO2(g)?△H=+133.6kJ/mol,
由图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②4NH3(g)+6 NO(g)=5 N2(g)+6H2O(l)△H=-2071.9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2 CO(NH22(s)+6 NO(g)=5 N2(g)+2CO2(g)+4 H2O(l);
③a点未到达平衡,反应继续向正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到b点平衡状态时正逆速率相等;
设NH3和CO2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时氨气转化率为x,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结合氨气的体积分数20%列方程计算;
(2)9.2gNO2的物质的量为:$\frac{9.2g}{46g/mol}$=0.2mol,Na2C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CO2时转移电子0.1mol,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变化,则N的化合价分别由+4价变化为+5价和+3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CO32-=NO3-+NO2-+CO2,在碱性溶液中应生成NaNO3和NaNO2,二者浓度相等,NO2-水解溶液呈碱性.

解答 解:(1)①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CO(NH22 (s)+H2O(l)?2NH3(g)+CO2(g)平衡常数K=c2(NH3)•c(CO2);
a.混合气体中只有氨气、二氧化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2: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a正确;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增加水的用量不影响平衡常数,故b错误;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尿素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故答案为:c2(NH3)•c(CO2);a;
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 CO(NH22(s)+6 NO(g)=5 N2(g)+2CO2(g)+4 H2O(l),
已知:①CO(NH22 (s)+H2O(l)?2NH3(g)+CO2(g)?△H=+133.6kJ/mol,
由图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②4NH3(g)+6 NO(g)=5 N2(g)+6H2O(l)△H=-2071.9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2CO(NH22(s)+6NO(g)=5N2(g)+2CO2(g)+4H2O(l)△H=-1804.7KJ/mol,
故答案为:2CO(NH22(s)+6NO(g)=5N2(g)+2CO2(g)+4H2O(l)△H=-1804.7KJ/mol;
③氨气的体积分数从50%变化为20%后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点氨气体积百分含量大于b的氨气体积百分含量,说明反应正向进行达到平衡状态,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故v(CO2)>v(CO2);
设NH3和CO2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时氨气转化率为x,则:
            CO2(g)+2NH3(g)?CO (NH22 (s)+H2O(g),
起始量(mol):1        1                         0
变化量(mol):0.5x     x                        0.5x
平衡量(mol):1-0.5x  1-x                       0.5x
氨气的体积分数=$\frac{1-x}{2-x}$=20%,解得x=75%,
故答案为:>;75%;
(2)9.2gNO2的物质的量=$\frac{9.2g}{46g/mol}$=0.2mol,Na2C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CO2时转移电子0.1mol,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变化,则N的化合价分别由+4价变化为+5价和+3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CO32-=NO3-+NO2-+CO2,在碱性溶液中应生成NaNO3和NaNO2,二者浓度相等,NO2-水解溶液呈碱性,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NO3-)>c(NO2-)>c(OH-)>c(H+),
故答案为:2NO2+CO32-=NO3-+NO2-+CO2;c(NO3-)>c(NO2-)>c(OH-)>c(H+).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盖斯定律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及其影响,明确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写出下列各种有机物的名称:
的系统命名是2,6-二甲基辛烷
的名称是1,3-二甲基苯
③3-甲基-2-戊烯的结构简式是CH3CH=C(CH3)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后记录如下:


铁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铁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铁、铜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III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持续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聚合氯化铁铝[A1Fe(OH)nC1(6-n)]m,应用非常的广泛.
(1)为测定PAFC中Al的含量,采用如图所示流程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Ⅰ中的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填“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步骤Ⅲ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③实验室进行“灼烧”时所需的陶瓷仪器有坩埚、泥三角.
(2)C和某一金属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化学反应方程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此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该同学确定该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他的判断是否正确?否(填“是”或“否”);其理由是Fe+2Fe3+=3Fe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流程进行“由镁铝合金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如图1.

(1)写出硫酸铝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Al2(SO43=2Al3++3SO42-
(2)镁铝合金中加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滤液中通入足量CO2的化学方程式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3)操作②包含的步骤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降温结晶)、过滤、干燥.
(4)金属X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5)该兴趣小组为测定镁铝合金中各组成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2装置,则需要测定的数据(温度、压强除外)有氢气的体积、镁铝合金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足量的镁条分别在体积相同的①O2、②N2、③CO2充分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几次改版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HCO32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BD(填字母).
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D.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
(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生上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用镊子夹取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32溶液的水槽中.
(3)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几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A.
A.用铝箔包住钠
B.用锡箔包住钠
C.直接将钠投入水中
(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方法进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共排出水的体积为112 mL)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恰好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的氧系漂白剂.某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制备
实验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实验步骤:取3.5g Na2CO3溶于10mL H2O,加入0.1g稳定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完全溶解后,将6.0mL 30%H2O2在15min内缓慢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实验装置如图.反应1小时后,加入1g氯化钠后,静置结晶,然后抽滤,干燥一周后,称重.
(1)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起冷凝回流的作用.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
(2)加入适量NaCl固体的原因是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便于析出晶体.
(3)2Na2CO3•3H2O2极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Ⅱ.活性氧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0.2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浓度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记录KMnO4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32.70mL.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Q%=(40cV/m)×100%[c:KMnO4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L);m:试样质量(g)]
(4)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溶液由无色呈紫色且30s内不褪色.活性氧含量为13.08%.
Ⅲ.产品纯度的测定
(5)为了测定产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几种方案,涉及不同的反应原理.
方案一  将试样与MnO2混合均匀,向混合物中滴加水,测生成气体的体积,进而进行计算.
方案二将试样与足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等)溶液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或试样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经除杂干燥后,测二氧化碳的体积,进行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W气体,发生如下反应:4W(g)?Q(g)+xM(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再投入1 mol W(g)在相同条件下达到第二次平衡.下列有关W转化率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若x=4,则W的转化率增大B.若x=3,则W的转化率不变
C.若W的转化率增大,则x一定等于1D.缺条件,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