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如图为短周期的一部分,推断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Y>M>Z
B.Y、Z、M的氢化物分子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稳定结构
C.原子半径:M>Z>Y
D.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YO4

分析 由元素在短周期中的位置可知,X为He、Y为F、M为Cl、Z为S.
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最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
B.分子中H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D.F元素没有最高价含氧酸.

解答 解:由元素在短周期中的位置可知,X为He、Y为F、M为Cl、Z为S.
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最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Y>M>Z,故A正确;
B.分子中H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不满足8e-稳定结构,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Z>M>Y,故C错误;
D.F元素没有最高价含氧酸,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难度不大,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Ⅳ族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
C.B、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D与氧原子之间均为单键相连
D.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池负极反应为:Zn-2e-═Zn2+B.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
C.电子由碳棒经外电路流向锌D.锌锰干电池属一次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H>0,△S<0
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_{500℃、30MPa}^{催化剂}$2NH3(g),△H=-38.6 kJ•mol-1
C.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2H2O═2Fe2++SO42-+4H+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2C6H5O-+CO2+H2O-→2C6H5O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利用氯气将甲烷取代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根据要求填空:

(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体流速;②使氯气与甲烷混合均匀;③干燥混合气体.
(2)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吸收过量的Cl2.E装置的作用是CD(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3)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分液.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AB(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4)在C中,强光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内有黑色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颗粒的化学方程式CH4+2Cl2 $\stackrel{光照}{→}$C+4HCl.
(5)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6)设$\frac{V(C{I}_{2})}{V(C{H}_{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的取值范围为x≥4.
(7 )一气态烷烃和一气态烯烃组成混合气体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溴水时,溴水增重8.4g,求该混合气体的组成甲烷、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IIAIIIAIVAVAVIAVIIA0
2
3
4
(1)⑥和⑧的元素符号分别是S、Ar;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K,非金属最强的元素是F; (填写元素符号)
(3)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在NaBr溶液中通入氯气(或加入氯水),溶液变红棕色(或橙色).
(4)比较③、④、⑨三种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K>Mg>Al,判断的依据是(有反应方程式的请写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描述)2K+2H2O=2KOH+H2,剧烈反应,Mg+2H2O $\frac{\underline{\;\;△\;\;}}{\;}$Mg(OH)2+H2,缓慢反应,而金属铝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不明显,结论:金属性K>Mg>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2mol A 和1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s),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
(1)前5分钟A的反应速率为0.16mol/(L.min),达平衡时B的浓度为0.1mol/L
(2)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ABD
A.气体总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反应物D的浓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PCl5(g)═PCl3(g)+Cl2(g)△H>0      K=1            ①
CO(g)+Cl2(g)═COCl2(g)△H<0      K=5×104       ②
COCl2(g)═CO(g)+Cl2(g)△H>0③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程度越大,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平衡时,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C
A.c(PCl5)=c(PCl3)=c(Cl2)=1
B.c(PCl5)=c(PCl3)•c(Cl2)=1
C.c(PCl5)=c(PCl3)•c(Cl2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值表达式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3)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不变(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A
A.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B.反应①、反应②同时降低温度
C.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2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若在两极附近分别滴加几滴酚酞,则A极附近现象为A极附近溶液变红色.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②.
①溶液中Na+向B极移动      
②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
(3)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由于氢离子在阴极放电,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溶液中OH-浓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