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1)经分析,某芳香族化合物A含C、H、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7.8%、7.4%、14.8%,该有机物一个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氧原子.
①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8O;
②若该有机物能与钠反应且遇FeCl3显紫色,且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个峰,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③若该有机物能与钠反应放出气体,但遇FeCl3不显色,该有机物与乙酸、浓硫酸共热的方程式为CH3COOH+C6H5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6H5+H2O.
(2)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某有机物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单键、双键等),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该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羧基,写出与该分子含有相同官能团,且分子中不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2=CH-CH2-COOH.

分析 (1)由氧元素质量分数与氧原子数目计算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合C、H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分子中C、H原子数目,进而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如果该有机物遇FeCl3溶液会变紫色,含有酚羟基,结合有机物的分子式书写可能的结构简式;若该有机物能与钠反应放出气体,但遇FeCl3不显色,则含有醇羟基,该有机物与乙酸、浓硫酸共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2)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某有机物分子模型如图所示,由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特点可知有机物为CH2=C(CH3)COOH.

解答 解:(1)①某芳香族化合物经分析含有C、H、O的质量分数为77.7%、7.4%、14.8%,该有机物一个分子只含1个氧原子,则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frac{16}{14.8%}$=108,分子中C原子数目=$\frac{108×77.8%}{12}$=7、H原子数目=$\frac{108-12×7-16}{1}$=8,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
故答案为:C7H8O;
②如果该有机物遇FeCl3溶液会变紫色,含有酚羟基,还含有一个甲基,可能的结构简式有:,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个峰,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③若该有机物能与钠反应放出气体,但遇FeCl3不显色,则含有醇羟基,应为C6H5CH2OH,该有机物与乙酸、浓硫酸共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方程式为CH3COOH+C6H5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6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6H5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6H5+H2O;
(2)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某有机物分子模型如图所示,由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特点可知有机物为CH2=C(CH3)COOH,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对应的含有相同官能团,且分子中不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为 CH2=CH-CH2-COOH,
故答案为:CH2=C(CH3)COOH;羧基;CH2=CH-CH2-COOH.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把握分子模型判断结构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H2F+的电子式:
B.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_{35}^{45}$Br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Cl2→Cl+Cl
②Cl+H2→HCl+H
③H+Cl2→HCl+Cl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非极性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已知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a与氯元素相邻且属同一周期,元素b也与氯元素相邻且属于同一主族,那么比较元素a、b以及氯元素三者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Cl>F(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IA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de(填字母).
a.卤素单质的熔沸点按F2、Cl、Br2、I2的顺序由低到高
b.原子半径按F、Cl、Br、I的顺序由大到小
c.卤化氢的稳定性按的HF、HCl、HBr、HI的顺序由强到弱
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的F2、Cl2、Br2、I2顺序由难变易
e.最外层电子数按的F、Cl、Br、I顺序由少到多
(4)碘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_{53}^{129}$I与${\;}_{53}^{127}$I互为同位素
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从海带中提取I2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d.提纯含泥沙的粗碘可用升华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2)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H++2Cl-+SO42-
(3)C中的现象是红色鲜花褪色,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和氯气防止环境污染.
(4)按图2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g,则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50.8%(精确到0.1%)
(5)在过滤沉淀时若滤液出现浑浊,则必须要重复操作,若该学生没有重复过滤,则测定的结果将偏低.
(6)要使测定结果准确,第一: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第二: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化学造福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少量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脱硫实现了AC(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B.白色污染的减少   C.酸雨的减少
(2)用MnCO3能除去溶液中Al3+和Fe3+,其原因是MnCO3与H+反应,促进Al3+和Fe3+的水解,使Al3+和Fe3+转化为沉淀除去.
(3)已知:25℃、101kPa时,
Mn(s)+O2(g)═MnO2(s)?△H=-520kJ/mol
S(s)+O2(g)═SO2(g)△H=-297kJ/mol
Mn(s)+S(s)+2O2(g)═MnSO4(s)△H=-1065kJ/mol
SO2与MnO2反应生成无水MnSO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MnO2(s)+SO2(g)=MnSO4(s)△H=-248kJ/mol
(4)MnO2可作超级电容材料.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MnO2,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H2O-2e-=MnO2+4H+
(5)假设脱除的SO2只与软锰矿浆中MnO2反应.按照图示流程,将5m3(标准状况)含SO2的体积分数为3%的尾气通入矿浆,若SO2的脱除率为89.6%,最终每得到MnO2的质量1kg,则除去铁、铝、铜、镍等杂质时,所引入的锰元素相当于MnO20.078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测定M 样品(只含Fe、Al、Cu)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两份质量均为m g 的M 样品,按实验1(如图1)和实验2(如图2)进行实验,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并测得气体体积分别为V1mL 和V2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

(1)实验1 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液封,避免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控制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控制反应的快慢,节省药品
(2)对于实验2,平视读数前应依次进行的两种操作是:冷却到室温;调整BC液面相平
(3)实验1 进行实验前,B 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无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拆去实验2 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偏大
(4)该实验需要0.50mol•L-1 的NaOH 溶液47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时应称量 g NaOH,配制过程所需仪器小烧杯(或称量瓶)、药匙  (填仪器名称).
②配制NaOH 溶液时,NaOH 固体中含有Na2O 杂质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是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的,若将该浓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  9.2mol/L(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③用浓度为0.1000mol/L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5H2C2O4+2MnO4-+6H+═10CO2↑+Mn2++8H2O
(2)滴定时,将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甲(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3)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4)通过上述数据,求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5)误差分析:
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溶于水中,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
A.碘化氢B.乙醇C.甘油D.氯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B.“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将苦卤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取海水中的溴
D.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