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① | ② | ③ | 试管③中现象 |
A | 浓盐酸 | Na2SO3 | Ba(NO3)2溶液 | 无现象 |
B | 稀盐酸 | 大理石 | 苯酚钠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C | 稀盐酸 | 大理石 | 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D | 浓硫酸 | 铜片 | KI-淀粉溶液 | 溶液变蓝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浓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硝酸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
B.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
C.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
D.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
解答 解:A.浓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硝酸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则试管③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故A错误;
B.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则试管③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故B正确;
C.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则试管③中无现象,故C错误;
D.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则试管③中无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实验技能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
C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
D | 向过量FeI2溶液中先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 | 溶液变蓝 | 还原性:I->Fe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类别 | 同位素 | 同系物 | 同素异形体 | 同分异构体 |
组号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序号 | A | B | C | D |
物质 | KNO3溶液 | CO2 | 水 | 乙醇 |
杂质 | KOH | H2O(g) | 溴 | 水 |
除杂试剂 | FeCl3溶液 | - | 乙醇 | 生石灰 |
除杂 装置 | ![]() | ![]() | ![]() |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苯和甲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来鉴别 | |
B. | 1mol苯或甲苯都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
C. | 苯和甲苯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
D. | 苯乙烯、邻二甲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