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D.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开始实验时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分析 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解答 解: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可知c(待测)偏大,故A错误;
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标准溶液被稀释,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可知c(待测)偏大,故B错误;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可知c(待测)偏小,故C正确;
D.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开始实验时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注)×V(标准)}{V(待测)}$可知c(待测)偏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注意锥形瓶不能润洗,滴定管必须润洗,本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的是(  )
A.HF、H2O的沸点比HCl、H2S的沸点高很多
B.正戊烷的沸点比新戊烷的沸点高
C.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D.Na2O的熔点比MgO的熔点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Li、Na、K密度较小,应保存在煤油中
B.CuO、Na2O、Mn2O7属于碱性氧化物
C.SO2具有漂白性,可使溴水褪色
D.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工业制硫酸生产流程如图:

(1)造气即将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在沸腾炉中充分煅烧,煅烧时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固体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在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可逆反应为:2SO2(g)+O2(g)?2SO3(g),△H<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cd.(填写编号)
a.减少压强         b.升高温度     c.不断补充空气       d.及时分离出SO3
(3)在450℃、常压和钒催化条件下,在容积为V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2n molSO2和n molO2,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c.(填写编号)
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O2的转化率为x,则K和x的关系满足K=$\frac{V{x}^{2}}{n(1-x)^{3}}$;.
(4)图1、2表示该SO2和O2的反应在时刻t1达到平衡、在时刻t2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图1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图2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半分钟内不复原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D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0.00mL,终点读数为26.10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6.10mL. 
(4)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
第一次25.000.0026.1126.11
第二次25.001.5630.3028.74
第三次25.000.2226.3126.09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0.1044mol/L(保留小数点后4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草酸亚铁晶体(FeC2O4•nH2O)分解反应原理,实验如图1.

(1)F仪器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①→③→②→⑤→⑥.
①加入药品;②装置A、E加热一段时间;③开始通入N2;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观察到现象,停止加热装置A、E;⑥停止通入N2
(3)在实验中观察到B中出现浑浊,E的硬质玻管内固体变红,则证明的气体产物是CO2、CO.
(4)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5)结合(3)小题对A中残留固体提出如下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d.(选项填字母)
a.只有FeCO3  b.只有FeO  c.FeCO3和FeO混合物  d.只有Fe2O3
(6)草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有如图2实验数据,已知图中N时刚好完全失去结晶水,试通过计算和分析,写出将草酸亚铁晶体加热至P时的化学方程式FeC2O4•2H2O $\frac{\underline{\;\;△\;\;}}{\;}$FeO+CO↑+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与苯酚进行分离,可采取以如图示方法及操作.

(1)写出分离方法②和③的名称:②分液,③分馏.
(2)混合物中加入溶液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层液体④通人气体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两个装置,工作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反应完成后往①中加入19.6gCu(OH)2固体,溶液恰好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体积.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
(1)①中共收集到的气体体积8.96(标况下) L
(2)①中阴极质量增加12.8g,②中负极质量减小26g
(3)反应①中溶液(电解前溶液pH=5)体积为1L且保持不变(lg2=0.3,lg3=0.477),则电解后溶液PH为0.4.
(4)如果用CH2O(甲醛)、O2、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来为①装置提供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HCHO-4e-+6OH-=CO32-+4H2O,则电解过程中消耗CH2O的分子数为0.2NA(或1.204×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饱和一氯代烷3.70g与足量的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后,用HNO3酸化,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5.74g.则该卤代烃的分子式为:C4H9Cl,这种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