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B.用pH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为4
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可与水反应生成酸,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少量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 A.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特有的性质;
B.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
C.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D.二者均与氯化钡不反应.

解答 解:A.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特有的性质,可用于鉴别溶液与胶体,但二者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的直径大小,故A错误;
B.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不能利用pH试纸测定pH,应选pH计,故B错误;
C.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则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可与水反应生成酸,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故C正确;
D.二者均与氯化钡不反应,现象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C中利用实例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钛是继铁、铝后的第三金属,二氧化钛广泛应用于各类结构表面涂料、纸张涂层等,二氧化钛还可作为制备钛单质的原料.
Ⅰ.用钛铁矿制取二氧化钛,(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其中Ti元素化合价为+4价,含有Fe2O3杂质.)主要流程如下:

(1)Fe2O3与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
(2)加Fe的作用是将Fe3+还原为Fe2+

Ⅱ.由金红石(含TiO2大于96%)为原料生产钛的流程如下:
(3)反应②的方程式是TiCl4+4Na$\frac{\underline{\;550℃\;}}{氩气}$4NaCl+Ti,该反应需要在Ar气氛中进行的原因是防止高温下Na(Ti)与空气中的O2(或N2、CO2)作用.
(4)海棉钛通常需要经过真空电弧炉里熔炼提纯,也可通过碘提纯法,原理为:
Ti(s)+2I2(g)$?_{约1250℃}^{400℃}$TiI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该反应的△H>0               
(b) 在不同温度区域,TiI4的量保持不变
(c) 在提纯过程中,I2的量不断减少
(d) 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粗钛从低温区转移到高温区
Ⅲ.科学家从电解冶炼铝的工艺得到启发,找出了冶炼钛的新工艺.

(5)TiO2直接电解法生产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电解质为熔融的氧化钙,原理如右图所示 该方法阴极获得钛的电极反应为TiO2+4e-=Ti+2O2-
(6)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更加绿色环保的技术,阳极改用金属陶瓷,并在阳极通入某种常见的还原性气体单质,则生成无污染的电极产物.通入的气体是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某小组同学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褪色后的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
(1)甲同学认为溴水褪色的主要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2)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理由是A、C;
A.使溴水褪色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气体是SO2,可以用品红溶液来验证,SO2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Br2+2H2O=H2SO4+2HBr;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若发生取代反应,必生成氢溴酸,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雨”、“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
B.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因而常用于净水
D.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一定有NH4+
B.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一定有SO42-
C.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A~I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E、F为单质,且在常温下B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E为紫红色金属,G为黑色固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构成B单质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F是一种氧化物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其化学式为Fe2O3
(3)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利用E与C的发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Fe3+=2Fe2++Cu2+
(4)在D中加入Cl2试剂可将其转化为C,实现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
(5)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D溶液中是否含有C?取少许D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D溶液中含有FeCl3,否则不含FeCl3.(请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c(AlO2-)=0.1 mol•L-1的溶液中:Na+、K+、HCO3-、Cl-
C.$\frac{{K}_{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合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已知:RCOOH$\stackrel{PCl_{3}}{→}$RCOC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的转化所加的试剂可能是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C+E→F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有关G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属于芳香烃
b.可以发生水解、加成、氧化、酯化等反应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G最多可以跟4molH2反应
(3)E的结构简式:
(4)F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stackrel{△}{→}$+CH3COONa+CH3OH+H2O.
(5)E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的还有18种,其中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是(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6)已经氯苯用10%到1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360到390℃、28-30MPa条件下水解再酸化,
可制取苯酚,而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
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试写出以苯、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用).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加如下示例流程图:CH3CHO$→_{催化剂}^{O_{2}}$CHCOOH3$→_{浓硫酸}^{CH_{3}CH_{2}OH}$CH3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①向0.1mol/L NaAlO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 NaHCO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据此推断AlO2-和CO32-结合H+能力更强的是AlO2-
②已知CO32-比ClO-结合H+能力更强,则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
③室温下,等浓度的NaAlO2溶液的pH>NaClO溶液的pH(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