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所示: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有三个电子层,K、M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电子数
B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C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
②用电子式表示A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元素D与元素A相比,D的非金属性较强,下列表述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ad(填选项符号).
a.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
b.常温下D的单质和A的单质状态不同
c.一定条件下D和A的单质都能与钠反应
d.D的最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于A的最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3)X是由A、B、C、D四种元素中的某种元素形成的单质,能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W(其他条件略去).
X$\stackrel{{O}_{2}}{→}$Y$\stackrel{{O}_{2}}{→}$Z$\stackrel{{H}_{2}O}{→}$W
①若Z是红棕色气体,则 Z $\stackrel{H_{2}O}{→}$ W   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②若Y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把Y通入BaCl2溶液中,再滴加适量H2O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SO2+H2O2=BaSO4↓+2HCl.

分析 A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K、M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电子数,则其M层电子数=8-2=6,故A为硫;B在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则B为Na;常温下C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C为氮元素;D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且为短周期元素,故D为Cl,
(1)①主族元素周期数=电子层数、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②Na2S属于离子化合物,用钠原子与硫原子的电子式表示硫化钠的形成;
(2)元素氢化物稳定性,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等可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3)X是由S、Na、N、Cl四种元素中的某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①若Z是红棕色气体,则Z为NO2,则X为N2、Y为NO、W为HNO3,则Z→W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结合氮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
②若Y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硫元素单质化合物性质符合,可推知X为硫、Y为SO2、Z为SO3、W为H2SO4,SO2被氧化性为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与盐酸.

解答 解:A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K、M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电子数,则其M层电子数=8-2=6,故A为硫;B在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则B为Na;常温下C单质为双原子分子,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C为氮元素;D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且为短周期元素,故D为Cl,
(1)①A为S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②Na2S属于离子化合物,钠原子与硫原子的电子式表示硫化钠的形成为
故答案为:
(2)元素氢化物稳定性,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等可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物质的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与钠的反应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故答案为:ad;
(3)X是由S、Na、N、Cl四种元素中的某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①若Z是红棕色气体,则Z为NO2,则X为N2、Y为NO、W为HNO3,则Z→W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二氧化氮是氧化剂、还原剂,其氧化剂的二氧化氮生成NO,其还原剂的二氧化氮生成硝酸,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1:2,
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1:2;
②若Y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硫元素单质化合物性质符合,可推知X为硫、Y为SO2、Z为SO3、W为H2SO4,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加适量H2O2溶液,SO2被氧化性为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与盐酸,白色沉淀为B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SO2+H2O2=BaSO4↓+2HCl,
故答案为:BaCl2+SO2+H2O2=BaSO4↓+2HCl.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无机物推断等,明确元素种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非金属性、金属键强弱比较规律,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Fe2+、NO3-、SO42-B.Al3+、NO3-、SO42-、AlO2-
C.OH-、HCO3-、Cl-、K+D.Fe3+、K+、SCN-、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有机物A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31倍.为进一步测定A 的化学式,现取6.2g A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将产物先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8.8g(假设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1)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实验式是CH3O;分子式是C2H6O2
(2)红外光谱显示有“C-C”键和“O-H”键的振动吸收,若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H.
(3)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OCH2CH2OH+2Na→NaOCH2CH2ONa+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有关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
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产生美丽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加入NaHCO3 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氯水能使有色花瓣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D.向氯水中滴加HNO3 酸化的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NH4+)+c(NH3•H2O)+c(Fe2+)=0.3 mol•L-1
B.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c(NH4+):③>②>①
C.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Na+)>c(Cl-)>c(CH3CO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aq)与NaCl(aq)中离子总数:N>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①Q、M、R、X、Y、Z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六种元素;②Q、M、X、Y为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连续元素;③R、M、Z为同主族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六种元素可能全部是主族元素B.Y一定是主族元素
C.M与Z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8D.Q的最高价氧化物一定能溶于强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保证震区的卫生环境,常使用漂白液和漂白粉对环境和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以抑制大规模传染病爆发.
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Ca(ClO)2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漂白液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漂白液少量,滴入3~5滴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可以证明漂白液具有的性质BC(填序号).
A.酸性        B.碱性        C.强氧化性     D.还原性
(3)工业上用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变质的方程式:Ca(ClO)2+CO2+H2O=CaCO3↓+2HClO.
(5)二氧化氯是世卫组织确认的A级新型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其安全性远高于氯气.制备方法之一是: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B.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
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