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为提纯如表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BCD
被提纯物质酒精(水)乙醇(乙酸)乙烷(乙烯)溴苯(溴)
除杂试剂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
KI溶液
分离方法蒸馏分液洗气分液
A.AB.BC.CD.D

分析 A.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B.乙酸与NaOH反应后,与乙醇互溶;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D.溴与KI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溴苯.

解答 解:A.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A正确;
B.乙酸与NaOH反应后,与乙醇互溶,不能分液,应选蒸馏法,故B错误;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应选溴水、洗气,故C错误;
D.溴与KI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溴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选择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_{8}^{14}$C
B.NH4Cl的电子式:
C.HClO的结构式:H-Cl-O
D.Ca2+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机物A、B、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1,它们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但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1、B2是B的同分异构体;又知:
Ⅰ:A在常温下为气体,且A+C6H5OH$\stackrel{一定条件}{→}$Z(高分子化合物)
Ⅱ:B1在16.6℃以下凝为冰状晶体,且
Ⅲ:B2为无色液体,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Ⅳ:1mol C完全燃烧需要3mol氧气
试回答:(1)B2的名称甲酸甲酯,A、B的结构简式:AHCHOBCH2OHCHO
(2)写出X→Y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NaOH$→_{△}^{CaO}$CH4↑+Na2CO3
(3)C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乙酸酯类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HOCH2COOCH3,CH3COO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B.粮食酿造的酒一定温度下密封存放时间越长香味越浓,是因为有酯生成
C.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D.石油化工中的分馏、裂化、裂解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得轻质油、气体烯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C为羧酸,且C、E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a点由水电离出的c (H+)=1.0×10-12mol•L-1
(2)d点溶液温度最高的原因是d点时盐酸和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放热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A.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粉蒸馒头B.用食醋清洗暖水瓶底的水垢(CaCO3
C.用SO2漂白银耳、腐竹等食品D.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B.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D.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克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
(l)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Cl-.(写符号)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16克.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