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Cl2、FeCl2、HCl,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打算用这种废水制备纯净的FeCl2晶体.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第一步:用上图中的仪器和药品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CO,用CO还原Fe2O3粉末制取还原铁粉.提示:制取CO的原理为H2C2O4$\frac{\underline{\;浓硫酸\;}}{△}$CO2↑+CO↑+H2O
(1)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组装的实验装置从左向右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填仪器序号)是A→E→C→D→B.
(2)正确的操作第一步应是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最后一步应是熄灭A处的酒精灯.
(3)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新生成的CO2;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CO2
(4)第二步:将制得的还原铁粉放入原混合溶液中,制得纯净的FeCl2溶液.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搅拌、过滤.
(5)第三步:得到纯净的FeCl2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在HCl气体氛围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分析 用上图中的仪器和药品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CO,用CO还原Fe2O3粉末制取还原铁粉,利用装置A中的浓硫酸和草酸反应制备一氧化碳,制得的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需要通过装置E吸收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用浓硫酸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得到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装置D加热反应,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利用装置B检验新生成的二氧化碳,据此连接装置实验,
(1)依据上述分析可知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组装的实验装置从左向右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AECDB;
(2)连接好仪器后需要先检验装置气密性,为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酒精灯熄灭的顺序是先熄灭D处,再等到装置D冷却后熄灭A处酒精灯;
(3)装置B是验证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E是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4)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铁粉得到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
(5)氯化亚铁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盐酸,蒸发浓缩,促进水解不能得到氯化亚铁晶体.

解答 解:(1)依据上述分析可知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利用装置A中的浓硫酸和草酸反应制备一氧化碳,制得的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需要通过装置E吸收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用浓硫酸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得到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装置D加热反应,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利用装置B检验新生成的二氧化碳,上述组装的实验装置从左向右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AECDB,
故答案为:A;E;C;D;B;
(2)反应是为了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气体发生装置在连接好仪器后需要先检验装置气密性,为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酒精灯熄灭的顺序是先熄灭D处,再等到装置D冷却后熄灭A处酒精灯,
故答案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A;
(3)上述分析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E中氢氧化钠溶液是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干扰后续实验,
故答案为:检验新生成的CO2;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4)将制得的还原铁粉放入原混合溶液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铁粉得到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
故答案为:搅拌、过滤;
(5)氯化亚铁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盐酸,蒸发浓缩,促进水解不能得到氯化亚铁晶体,需要在HCl气体氛围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
故答案为:在HCl气体氛围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过程分析,主要是气体制备、除杂,注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完成后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加入10.0mL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mol•L-1的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
(2)取水样应使用A滴定管(填A或B).
如果滴定管A内部有气泡,赶走气泡的操作是快速放液
(3)步聚③当待测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废水中C1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4)Cl2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应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步骤②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Na2S2O3溶液)润洗,测出的c(Cl2)大于实际浓度.
(1)淀粉溶液;(2)A;快速放液(3)蓝,无,0.01mol•L-1;(4)偏小,步骤②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待测液润洗,故测出的c(Cl2)大于实际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1L1mol/L的盐酸与50g NaOH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则该样品中NaOH的含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2,3,4-四氢化萘的结构简式如图,分子式是C10H1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207℃,不溶于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它与液溴发生反应:C10H12+4Br2→C10H8Br4+4HBr.生成的四溴化萘常温下为固态,不溶于水,有人用四氢化萘、液溴、蒸馏水和纯铁粉为原料,制备少量饱和氢溴酸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一定质量比把四氢化萘和水加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纯铁粉.
②慢慢滴入液溴,不断搅拌,直到反应完全.
③取下反应容器,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直到溶液颜色消失.过滤,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
④分液,得到的“水层”即氢溴酸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右图所示的装置,适合步骤①和②的操作的是D
(2)步骤②中如何判断“反应完全”加入的液溴颜色基本不褪
(3)步骤③中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的目的是除出去过量的Br2
(4)步骤③中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四溴化萘和铁粉.
(5)已知在实验条件下,饱和氢溴酸溶液中氢溴酸的质量分数是66%,如果溴化反应进完全,则步骤①中四氢化萘和水的质量比约是1:1.25(保留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亚氯酸钠(NaClO2)主要用于棉纺、造纸业的漂白剂,也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等,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提高“反应1”反应速率的措施有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吸收液浓度等.
(2)“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2
(3)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原因是常压蒸发温度过高,亚硫酸钠容易分解.
(4)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Na2SO4
(5)“冷却结晶”后经过滤、、洗涤(填操作名称)、干燥即可获得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CH3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CH3OH(g)+$\frac{1}{2}$O2(g)?CO2(g)+2H2(g)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
B.H2的生成速率与CH3OH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
C.化学变化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也一定有能量变化
D.1mol H-O键断裂的同时2mol C=O键断裂,则反应达最大限度
(2)某温度下,将5molCH3OH和2molO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经过4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2)=0.2mol•L-1,4min内平均反应速度v(H2)=0.8mol/(L.min);,则CH3OH的转化率为64%.
(3)CH3OH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一,这种燃料电池由甲醇、空气(氧气)、KOH(电解质溶液)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
A.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
B.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CO2↑+2H2O
C.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D.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gCH3OH转移1.2mol电子
(4)写出甲醇燃料电池在酸性条件下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反应:2SO2(g)+O2(g)?2SO3(g)△H=-190kJ•mo1-1
(1)在一个固定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1.6mol,则v(O2)=0.4mol•L-1•min-1,放出152kJ的热量.
(2)下列条件的改变不能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②③(选填序号)
①升高温度 ②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体积不变,只增加氧气的质量
(3)在相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若要得到380kJ热量则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D
A.4mo1SO2和2mol O2 B.6mol SO2和2mo1O2
C.4mol SO2和4mo1O2 D.6mo1SO2和4mo1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试填写下列空白.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苯、液溴、铁屑.
(2)请你推测长直导管b的作用:一是导气,二是冷凝回流的作用.
(3)请你分析导管c的下口可否浸没于液面?原因是:导管c的下口不能浸没于液面中
因为反应生成的HBr气体极易溶于水,浸没于水中会造成倒吸现象
(4)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反应现象是产生淡黄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Br-=AgBr↓.
(5)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可能是因为溴苯中溶解了少量溴的缘故.
为获得纯净的溴苯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在产物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在分液漏斗中分液.反应方程式:Br2+NaOH=NaBrO+NaBr+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CCl4的电子式:B.乙烯的球棍模型
C.乙酸的最简式:CH2OD.丙烯醛的结构简式:CH2CH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