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前三周期中的部分元素
族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LiCNOFNe
NaMgSCl
KCaBr
(1)表中所标出的元素当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Ne;
(2)K和Mg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碱,则这两种碱的碱性强弱为:KOH大于Mg(OH)2(大于/小于);
(3)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iO2,由共价键(离子键/共价键)组成;
(4)已知①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②Cl2和H2混合,在光照下就可以发生爆炸,生成HCl.据此推断,活泼性比较:O2小于Cl2(大于/小于);另由③Cl2+2NaBr=Br2+2NaCl,可推断氧化性比较:Cl2大于Br2 (大于/小于)

分析 (1)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2)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3)主族元素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确定最高化合价,书写氧化物化学式;共价键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大多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键是共价键,活泼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之间形成的键大多是离子键,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SiO2是原子晶体,只存在共价键;
(4)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剧烈,化学性质越活泼;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

解答 解:(1)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故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为K,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稀有气体Ne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故答案为:K;F;Ne;
(2)金属性K>Mg,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KOH>Mg(OH)2
故答案为:大于;
(3)Si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第三周期ⅣA族,最外层电子数最高化合价为+4,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SiO2,SiO2是原子晶体,硅原子和氧原子间形成的是共价键,
故答案为:三;ⅣA;SiO2;共价键;
(4)氢气与氧气点燃燃烧,而氢气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爆炸,说明氯气与氢气反应更剧烈,化学性质活泼性:O2<Cl2;Cl2+2NaBr=Br2+2NaCl中氯气为氧化剂,溴为氧化产物,故氧化性Cl2>Br2
故答案为:小于;大于.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注意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规律及实验事实、注意化学键的形成规律,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把相同大小的Al和Mg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Al溶解有气泡放出,而Mg没有任何变化.由此得出:Al的金属性比镁强
B.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脱落.由此得出:铝不能燃烧
C.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由此得出:该气体一定是氨气
D.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由此得出: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黄钾铵铁矾[KNH4Fex(SO4y(OH)z]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物质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稀释并配制成100mL溶液A.
②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烘干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9.32g.
③再量取25.00mL溶液A,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mL,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④将③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最终得固体4.80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铂丝蘸取少量A溶液于酒精灯上灼烧,透过钴玻璃,可观察到蓝色火焰
B.A溶液中存在c(K+)+c(NH4+)+3 c(Fe3+)=2 c(SO42-)+c(Cl-
C.y+z=16
D.若④中沉淀灼烧不充分,将导致z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已知反应:①C(s)+$\frac{1}{2}$O2(g)=CO(g)△H1=-110.5kJ•mol-1
②C(s)+O2(g)═CO2(g)△H2=-393.5kJ•mol-1
写出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2)搭载神舟十一号航天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助推器、芯一级、芯二级应用的燃料全部是液态偏二甲肼和液态四氧化二氮.其中偏二甲肼(C2H8N2)为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当它们混合时,立即产生大量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若0.1mol 偏二甲肼与N2O4完全反应时,放出 526.6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g)△H=-5266.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S2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SO2与CO2为等电子体
C.金属晶体的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方式空间利用率最高
D.NaCl和CsCl的化学式相同,所以晶胞特点也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20℃,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和NaY,已知往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能生成HY和Na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HX<HY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C.溶液的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HX和HY酸性相同,但比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  )
A.看外观B.加热
C.分析粒子直径大于10-7cmD.发生丁达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酸性:H2SO3<H2SO4,某同学在注射器中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可以将四种无色液体:C2H5OH、C2H5Br、苯、KI溶液一一区分开的试剂是(  )
A.FeCl2溶液B.溴水C.NaOH溶液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