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有①Na2CO3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③>②>①
B.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反应后pH最大的是①
C.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分析 A.碱溶液pH最大,盐溶液中,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大;
B.等物质的量反应,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C.稀释相同的倍数,促进含有弱离子盐的水解,pH变化最大的是强碱;
D.pH相等的这三种溶液,强碱的浓度最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钠盐溶液浓度越小.

解答 解:A.碱溶液pH最大,盐溶液中,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小于碳酸根离子,所以这三种溶液pH大小顺序是:③>①>②,故A错误;
B.若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HCl,HCl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溶液呈中性,碳酸钠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呈碱性,和碳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呈中性,所以pH最大的是①,故B正确;
C.稀释相同的倍数,促进含有弱离子盐的水解,强碱完全电离,所以pH变化最大的是强碱③,故C错误;
D.pH相等的这三种溶液,强碱的浓度最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钠盐溶液浓度越小,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小于碳酸根离子,所以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②>①>③,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pH的简单计算、盐类水解等知识点,明确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酸的酸性强弱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海带中含丰富的碘元素,从海带中分离出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滴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适量H2O2(质量分数为3%) 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③加CCl4振荡 ④用分液漏斗分液 ⑤煮沸、过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②④C.②⑤①③④D.②①③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W的非金属元素比Z的弱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C.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D.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A、B、C、D四种有机物,A、B、C都属于烃类物质,D是烃的衍生物.A的球棍模型为;B的比例模型为;C是含氢量最大的有机物,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结构简式依次是:ACH3CH3,B,CCH4,DCH3CH2OH.
(2)上述物质中,苯(填名称)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且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向其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橙色,下层无色.
(3)A与C互称为同系物,与它们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均符合通式CnH2n+2,当n=5时,该有机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碳链最短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CH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H2(g)+$\frac{1}{2}$O2(g)=H2O(l);△H=a kJ•mol-1
H2(g)+$\frac{1}{2}$O2(g)=H2O(g);△H=b J•mol-1
2H2(g)+O2(g)=2H2O(g);△H=c kJ•mol-1
2H2(g)+O2(g)=2H2O(l);△H=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b<a<0B.b>d>0C.2a=d>0D.2b=c<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的氯气的用途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某室外游泳池夏季池水消毒情况时,得知该游泳池每周一上午8:00换水,然后通入氯气消毒,如图是该小组每天19:00时测定的游泳池中水的含氯量,由此推测天气炎热、阳光强烈最可能的一天是(  )
A.周一B.周二C.周三D.周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试管A中加入2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3mL 浓硫酸和2mL 乙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
(1)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向试管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2)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结束后,若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可加烧杯).
(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不能(填“能”或“不能”)换成NaOH溶液,原因为CH3COOC2H5+NaOH→CH3COONa+CH3CH2OH(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中不考虑原料挥发和副反应,若用3mol乙醇和1mol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后,能否生成1mol乙酸乙酯?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量是理论产量的60%,则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相同的温度下,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c(H+B.醋酸电离的程度
C.中和时所需 NaOH的量D.醋酸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海水中的元素非常丰富,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碘存在于海带中,而溴、碘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化学上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
(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或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写出溴水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Br2=I2+2Br-
(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现蓝色逐渐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I2+SO2+2H2O=2HI+H2SO4
(3)从海水晒盐后得到的苦卤中提取溴,可直接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单质溴,再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将溴从苦卤中分离出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Br-+C12=2C1-+Br2
(4)对比(1)、(2)和(3)实验所得的结果,将Cl-、I-、SO2、Br-按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SO2>I->Br->C1-
(5)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得多,实验室也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①当有0.3mol e-转移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10.95 g;
②如果将3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KMnO4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D
A.≥2.52L        B.>2.52L        C.≤2.52L         D.<2.5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