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X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试验编号

HX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混合溶液的PH

0.2

0.2

PH=a

c1

0.2

PH=7

0.2

0.2

PH>7

c2

c3

PH=10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若a________7(填“>”“<”或“=”),则HX为强酸;若a________7(填“>”“<”或“=”),则HX为弱酸.

(2)在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X)与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mol/L.

【答案】 C c(Na)>c(X)>c(OH)>c(H) 10-4或10-10

【解析】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该一元酸HX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等,所以两者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若a7溶液显中性,说明生成的盐不水解,则HX为强酸;若a 7说明X-发生了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HX为弱酸.

(2)在乙组混合溶液中,溶液呈中性,c(OH)=c(H),所以根据电荷守恒, c(X)= c(Na)

(3)丙溶液呈碱性,由于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说明生成物中X-发生水解。X-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X-+H2OHX+OH- ,水解后溶液呈碱性,盐类的水解程度一般是较小的,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X)c(OH)c(H)

(4)c3>c2,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氢氧化钠过量而显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主要来自于氢氧化钠的电离,此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即由水电离出的c(OH)c(H+) =1010mol/L;若c3c2溶液呈碱性是因为X-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X-+H2OHX+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104mol/L.综上所述,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41010mol/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4.74gK2SO4·Al2(SO4)3·nH2O的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0ml溶液,与浓度为0.064mol/L的氯化钡溶液25m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n值为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产物是

A. NaOH B. H2 C. HCl D. 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B. 40gCuOCu2S混合物中所含铜原子的数目不等于0.5 NA

C. 0.1molNH4HSO4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0.2NA

D. C3H8分子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NH2和1个-OH取代,1mol此有机物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温度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

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表示溶液中c(CH3COO)约为10-3 mol/L

B.b点表示的溶液中c(Na)>c(CH3COO)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d点表示的溶液中大于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A.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 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C. 电了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 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⑴反应IC(s) + H2O(g)CO(g) + H2(g) ΔH = +135 kJ·mol-1,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IICO(g) + H2O(g) CO2(g) + H2(g) ΔH = 41 kJ·mol-1。如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水蒸气与CO物质的量之比)与CO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① 判断T1T2T3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从小到大的顺序)

② 若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为0.8,经煤气化反应I和水气变换反应II后,得到C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II应选择的温度是_______(填“T1”或“T2”或“T3”)。

⑶① 甲烷化反应IV发生之前需要进行脱酸反应III。煤经反应III后的气体中含有两种酸性气体,分别是H2S_______

② 工业上常用热碳酸钾溶液脱除H2S气体得到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II、利用甲烷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利用的化学品,其能源和环境上的双重意义重大。该技术中的化学反应为:

CH4 (g)3CO2 (g)2H2O(g)4CO(g) H>0

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示意如图:

⑷过程II,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生成H2O(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⑸假设过程I和过程II中的各步均转化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过程I和过程II中均含有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II中使用的催化剂为Fe3O4CaCO3

c.若过程I投料,可导致过程II中催化剂失效

(6)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2 mol CH4(g)4.8 mol CO2(g),发生反应CH4 (g)3CO2 (g)2H2O(g)4CO(g) H>0,实验测得,反应吸收的能量和甲烷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像如图。计算该条件下,此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R、M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Z与R是分别同族元素;X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小于同周期前一族元素的原子;Z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M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其单质及合金是一种优良的航天、航空材料,M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NaZ3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气囊中的NaZ3迅速分解产生大量Z 的单质气体,从而使安全气囊瞬间充气弹出,减轻了乘员受到的伤害。基态Z原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与Z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Z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

⑵W元素可形成[WF6]3-、[WCl4]配离子,而X只能形成[XF4]配离子,由此可知决定配合物中配位数多少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⑶已知Y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与Na+、K+、NH4+形成的酸式盐溶解度都小于其正盐的溶解度,原因是HCO3之间以________(填作用力)作用形成长链,减小了HCO3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导致溶解度降低;

⑷R元素通常有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单质,其中最稳定的同素异形体G在通常状态下是一种黑色有金属光泽的晶体,G在储能、电子和光伏发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比石墨烯更优秀的新型材料。晶体G具有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如图一所示。下列有关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G中R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B.G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是配位健

C.与石墨类似,G的每一层中R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R元素三种常见的单质中,G的熔沸点最高

⑸M与O形成的离子晶体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形态,其中金红石型是三种形态中最稳定的一种,其晶胞如图二所示,则M、O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类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和Ca,并含有3.5%(质量分数)CaO。

(1)C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2)Ca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形成化合物D,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3)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M(OH)n,则金属M为______;检测Mn+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4)取1.6g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映,生成224ml.H2(标准状况),在想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最多能得到CaCO3__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