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起反应.在该反应中,铁(  )
A.是氧化剂B.是还原剂C.得到电子D.被还原

分析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Fe+Cu2+=Fe2++Cu,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

解答 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2+=Fe2++Cu,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应为还原剂.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把握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点:Na-K合金<Na<氯化钠
B.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H2O>H2S>H2Se,HCl<H2S<PH3
C.C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故S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SO3和O2
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智能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碱性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C.铅蓄电池中,Pb02做负极
D.铜锌原电池(稀硫酸做电解质)工作时,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三大材料是指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下述材料中全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玻璃、陶瓷、水泥B.塑料,合成纤维、橡胶
C.青铜、碳素钢、硬铝D.玻璃钢、聚乙烯、超导陶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大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  )
A.K+、SO42-、CO32-B.Al3+、Na+、NO3-C.NH4+、OH-、SO32-D.Ag+、Cu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120℃时,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0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30kJ/mol
该温度下,则8gCH4与NO2 完全反应生成N2、CO2、H2O放出热量等于(  )
A.1700kJB.850kJC.425kJD.560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D、E、X、Y为元素周期表中六种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A2D呈液态;B是大气中含量最高元素; E、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E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过渡元素Z与D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红棕色粉末Z2D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ⅥA族.
(2)A与D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W.W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常用作无污染的消毒杀菌剂.W的电子式为
(3)向W溶液中加入ZE3,会消弱W的消毒杀菌能力,溶液呈现浅黄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2H2O2$\frac{\underline{\;Fe_{3}+\;}}{\;}$2H2O+O2↑.
(4)由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强电解质甲和乙,它们的水溶液均呈酸性.甲抑制水的电离,则甲的化学式为HNO3;乙促进水的电离,则乙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H2O?NH3.H2O+H+
(5)将E2的水溶液加入浅绿色的ZE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Fe2+=2Fe3++2Cl-
(6)X和Y的单质,分别与H2化合时,反应剧烈程度强的是Br2;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是Br、I属于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子层数增加,非金属性减弱,单质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植物花中可提取一种简写为HIn的有机物,它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平衡: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 而用作酸碱指示剂。往该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则溶液颜色为( )

A.红色变深 B.黄色变浅 C.黄色变深 D.褪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