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C.化合物AE与CE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分析 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为2个电子层时,B为C,为3个电子层时为S,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则D为Al,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E为Cl,C为Na,B只能为C,A为H,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为2个电子层时,B为C,为3个电子层时为S,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则D为Al,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E为Cl,C为Na,B只能为C,A为H,
A.Na、Al为活泼金属,工业用电解法冶炼,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制备氯气,故A正确;
B.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氢氧化铝,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
C.化合物AE为HCl,含共价键,CE为NaCl,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
D.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可能为气态、液体、固体,如烷烃中C原子数少于4个为气体,随碳原子个数增多,为液体、固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元素的推断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把握元素的性质及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向新制饱和氯水中分别加人CaCO3固体、NaHCO3固体、HClO的浓度怎样变化?为什么?(已知:酸性HCl>H2CO3>HClO>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并按要求回答:
3FeO+10HNO3═3Fe(NO33+NO↑+5H2O.
(1)氧化剂是HNO3;氧化产物是Fe(NO33
(2)在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起氧化剂(被还原)作用的HNO3与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质量比为1:9.
(3)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标况下生成11.2LNO时转移电子数为1.5NA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钙固体,溶液的pH增大
B.室温下,pH=4的NaH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0 mol•L-1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N溶液和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c(HCN)+c(CN-)=0.1 mol•L-1
D.pH相同的①NH4Cl、②NH4Al(SO42、③(NH42SO4三种溶液的c(NH${\;}_{4}^{+}$):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3周期ⅦA族
(2)A、D、E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Al3+(填微粒符号)
(3)F与D同主族且相邻,二者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关系为H2O>H2S(填微粒符号)
(4)用高能射线照射含有10电子的D元素氢化物分子时,一个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阳离子,试写出阳离子的电子式:.该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共价键.
(5)由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C、E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结构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K、Ka、KW、Kh、Ksp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的水解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1)有关上述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
b.它们的大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常温下,CH3COOH在水中的Ka大于在饱和CH3COONa溶液中的Ka
d.一定温度下,在CH3COONa溶液中KW=Ka•Kh
(2)25℃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_{4}^{+}$)=
c(Cl-),则溶液显中(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frac{1{0}^{-9}}{a-0.01}$.
(3)25℃时,H2SO3?HSO${\;}_{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1,则该温度下pH=3、c(HSO${\;}_{3}^{-}$)=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c(H2SO3)=0.01mol/L.
(4)已知常温下Fe(OH)3和Mg(OH)2的Ksp分别为8.0×10-38、1.0×10-11,向浓度均为0.1mol/L的FeCl3、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液,要使Fe3+完全沉淀而Mg2+不沉淀,应该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3.3≤pH<9.(已知lg 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图4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
B.在日常生活中,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B.漂白粉C.盐酸D.碘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