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溶液X含有K+、Mg2+、Fe3+、Al3+、Fe2+、Cl-、CO32-、OH-、SiO32-、NO3-、SO42-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为确定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现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气体可能是NO和CO2的混合物
B.原溶液可能存在Fe3+
C.溶液X中所含离子种类共有4种
D.另取l00mL原溶液X,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理论上得到的固体质量为2.4g

分析 溶液X加入过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与空气变红棕色,则可说明生成NO,X中一定含有NO3-和还原性离子,应为Fe2+,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OH-、SiO32-,都与Fe2+反应生成沉淀,加入盐酸后阴离子种类不变,则说明X中含有Cl-,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42-,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因Fe2+被氧化成Fe3+,则不能证明X中含有Fe3+,结合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0mol•L-1解答该题.

解答 解:溶液X加入过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与空气变红棕色,则可说明生成NO,X中一定含有NO3-和还原性离子,应为Fe2+,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OH-、SiO32-,都与Fe2+反应生成沉淀,加入盐酸后阴离子种类不变,则说明X中含有Cl-,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42-,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因Fe2+被氧化成Fe3+,则不能证明X中含有Fe3+,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Fe2+、Cl-、NO3-、SO42-,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0mol•L-1,则还应含有K+、Mg2+、Fe3+、Al3+中的离子,结合电荷守恒可知,应含有Mg2+,则
A.无色气体只能为NO,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含Fe3+,故B错误;
C.溶液X中所含离子有Fe2+、Cl-、NO3-、SO42-、Mg2+,共5种,故C错误;
D.另取100mL原溶液x,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可得到0.01molFe2O3和0.02molMgO,二者质量恭维0.01mol×160g/mol+0.02mol×40g/mol=2.4g,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和离子的检验,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根据离子的性质结合反应的现象解答该题,难度中等,易错点为B,注意结合电荷守恒解答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三个体积为1L、温度保持不变的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3A(g)+B(g)?3C(g),5min后各容器反应达平衡状态,其中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ABC
620
006
626
A.带大平衡时,丙中A的溶度是甲中的2倍
B.若反应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A为2mol,B为0.5mol,C为3mol,则反应v(正)>v(逆)
C.到达平衡时,甲中A的转化率等于乙中C的转化率
D.若保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后再向乙容器中再充入2molC,C的百分含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油脂的不饱和度可通过油脂与碘的加成反应来测定,我们通常称为油脂的碘值,碘值越大,油脂的不饱和度越大.碘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现称取xg某油脂,加入含y mol I2的溶液(韦氏液,碘值测定时使用的特殊试剂,含CH3COOH),充分振荡;过量的I2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淀粉作指示剂),用去V mL Na2S2O3溶液.
    2Na2S2O3+I2=Na2S4O6+2NaI
(1)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是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改变
(2)该油脂的碘值为$\frac{25400y-12.7cV}{xg}$(用相关字母表示)
(3)韦氏液中CH3COOH也会消耗Na2S2O3,所以还要做相关实验进行校正,否则会引起测得的碘值偏低(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1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ⅠA族.
(2)d、e、h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O2->Na+>Al3+;.
(3)有关y、z、d三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最高正价:d>z>y;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z>y
  ③非金属性:d>z>y;④单质活泼性:y>z>d
(4)根据g和h两种元素填空:
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
②g2h2分子中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试写出其电子式
(5)根据x、e、f三种元素填空:
3mol的ex与2mol f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134.4L.向此反应后的溶液中加盐酸至过量,试在图2坐标系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
(6)根据f元素填空:
①工业上冶炼f单质时,写出阳极反应方程式2O2--4e-=O2↑;.
②以f单质为阳极电解exyd3溶液,写出阳极反应方程式Al-3e-+3HCO3-=Al(O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常温下,用20mL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20mL 0.1000mol/L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B.a点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d点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D.b和c点所示溶液中:c(OH-)-c(H+)=c(Na+)-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且A与C同主族;B离子的质子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常温下D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B、C、D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C>D>B
B.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D的强
C.元素B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D.均含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物X和Y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向10mL0.1mol•L-1的HR溶液中0.1mol•L-1的氨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滴加氨水后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滴入10mL氨水后酸碱恰好中和,此时溶液pH=7
C.随若氨水的加入,当c(OH-)>c(H+)时,c(NH4+)>(R-
D.该过程中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碱式碳酸铜[2CuCO3•Cu(OH)2]可用于制造烟火等.在较低温度下,将Cu(NO32饱和溶液倒入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中,即有碱式碳酸铜生成.
(1)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
(2)Cu2+在溶液中实际上是以水合离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的.1mol[Cu(H2O)4]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2NA
(3)CO32-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2;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为SCN-(填化学式).
(4)N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用文字描述).
(5)Cu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Cu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部分物质的性质,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流程:
①Al2O3$→_{△}^{NaOH(aq)}$NaAlO2(aq)$\stackrel{CO_{2}}{→}$Al(OH)3
②S$\stackrel{O_{2}/点燃}{→}$SO2$\stackrel{H_{2}O}{→}$H2SO3
③Fe2O3$\stackrel{HCl(aq)}{→}$FeCl3$\stackrel{△}{→}$无水FeCl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步骤①②中的SO2气体和CO2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
B.步骤③中,检验FeCl3(aq)溶液中是否存有Fe2+,应该选用KSCN溶液
C.三个步骤中都没有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H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溶液pH减小,Kw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