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
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和浓HNO3反应制NO2
C.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H2D.用NaCl与浓H2SO4加热制HCl

分析 试管口朝上,则不能用于加热固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气体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加热NaHCO3分解生成水,试管口应朝上,避免试管炸裂,故A错误;
B.二氧化氮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C正确;
D.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气体的制备以及收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A.硫酸铜晶体B.浓硫酸C.无水硫酸铜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B.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C.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D.钠放于水中:2Na+2H2O=2Na++2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1)元素周期表分为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①CO2;②NaOH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
周期
IAIIAIIIAIVAVAVIAVIIA0
①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②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KOH.
③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其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④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实验小组用燃烧分析法测定某有机物中碳和氢等元素的含量,随后又对其进行了性质探究.将已称量的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样品全部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分别测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D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气体流向连接实验装置B→A→C→A→D→D(用装置编号填写).
(2)B装置中制O2时所用的药品是H2O2和MnO2或Na2O2和H2O.实验中,开始对C装置加热之前,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停止加热后,也要再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彻底排出,并完全吸收.
(3)已知取2.3g的样品X进行上述实验,经测定A装置增重2.7g,D装置增重4.4g.试推算出X物质的实验式:C2H6O.
(4)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实验测得:2.3g的X与过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560mL H2(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且已知X分子只含一个官能团.查阅资料后,学生们又进行了性质探究实验:实验一:X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氧化最终生成有机物Y;实验二:X与Y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有机物Z.则:
①写出实验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②除去Z中混有的Y所需的试剂和主要仪器是饱和Na2CO3溶液、分液漏斗.
(5)若已知室温下2.3g液态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可放出68.35kJ的热量,写出X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化学学科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分子比例模型:
B.中子数为21的钾原子:4019K
C.NH4I的电子式:
D.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3O++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规律结论
A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B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C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NH3沸点低于PH3
D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非金属性减弱HF、HCl、HBr、HI的酸性依次减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措施可以减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速率的是(  )
A.升温B.改用粉末状大理石
C.加入一定量水D.加入适量浓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酱油是一种常用调味剂,根据国标要求酱油中NaCl的含量不应低于15g/100mL.莫尔法是较简单的一种测量Cl-含量的方法.现采用该法测量某市售酱油是否符合NaCl含量标准要求.实验原理如下(25℃):Ag++Cl-=AgCl (白色)Ksp(AgCl)=1.8×l0-10
2Ag++CrO42-=Ag2CrO4(砖红色)Ksp(Ag2CrO4)=1.2×10-12
准确移取酱油样品5.00mL稀释至100mL,从其中取出10.00mL置于锥形瓶中,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铬酸钾溶液,以0.1000mo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重复实验三次.
(1)样品稀释过程中,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移取酱油样品,应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标准硝酸银溶液用棕色滴定管盛装的原因是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滴定中眼睛应注视试剂瓶中颜色变化,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即达到滴定终点.
(3)滴定结束时,滴定管中液面如上图所示,则读数为12.70mL.
(4)若三次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2.50mL,则稀释后的酱油中NaCl的浓度为0.1250mol/L,该市售酱油是否符合NaCl含量标准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