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工业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 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4NA个电子 | |
B. | 7.8g过氧化钠粉末与足量二氧化硫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
C. | 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b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frac{b{N}_{A}}{44}$ | |
D. | 0.0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2NA |
分析 A.C依据Cu2S+O2$\frac{\underline{\;高温\;}}{\;}$2Cu+SO2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O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判断解答;
B.求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2价来分析;
C.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中,固体增重的部分为CO的质量,根据n=$\frac{m}{M}$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生成氧气的量及转移的电子数;
D.镁与氧气、氮气反应生成物质中,镁都是+2价,依据反应的镁失去电子数计算.
解答 解;A.每生产1molCu,0.5molS失去电子,需转移0.5mol×[4-(-2)]=3mol电子,则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NA个电子,故A错误;
B.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过氧化钠做氧化剂,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2价,故0.1mol过氧化钠转移0.2mol电子即0.2NA个,故B错误;
C.将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固体,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是CO的质量,根据C原子守恒,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frac{bg}{28g/mol}$=$\frac{b}{28}$mol,$\frac{b}{28}$mol二氧化碳完全反应转移了$\frac{b}{28}$mol电子,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frac{b}{28}$NA,故C错误;
D.0.01mol 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依据反应的镁失去电子数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2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一个原子有d电子,另一个原子无d电子 | |
B. |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 |
C. | 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轨道都充满电子,而d轨道上没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 |
D. | 两原子的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定次数 | 1 | 2 | 3 | 4 |
KMnO4溶液体积/mL | 20.60 | 20.02 | 20.00 | 19.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 ![]() | |
B. | ![]() | |
C. |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20℃) | 溶解性 |
苯 | 5.5 | 80 | 0.88 | 微溶于水 |
硝基苯 | 5.7 | 210.9 | 1.205 | 难溶于水 |
1,3二硝基苯 | 89 | 301 | 1.57 | 微溶于水 |
浓硝酸[来] | - | 83 | 1.4 | 易溶于水 |
浓硫酸 | - | 338 | 1.84 | 易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