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B.C.D.

分析 A.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
B.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C.燃烧时集气瓶低部加少量水,防止高温生成物使集气瓶炸裂;
D.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易失火.

解答 解:A.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图中过滤操作合理,故A正确;
B.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读数操作合理,故B正确;
C.燃烧时集气瓶低部加少量水,防止高温生成物使集气瓶炸裂,图中燃烧实验操作合理,故C正确;
D.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易失火,应利用火柴点燃,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综合及实验基本操作,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则气体所处的状态为标准状况
B.一定条件下,1.4gN2和0.2molH2混合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1.806×1023
C.1.0mol/L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大于6.02×1022
D.5.0g乙烷中含有的极性键的数目约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木炭还原硫酸镁煅烧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C$\frac{\underline{\;800℃\;}}{\;}$2MgO+2SO2↑+CO2
MgSO4+C$\frac{\underline{\;800℃\;}}{\;}$MgO+SO2↑+CO↑
MgSO4+3C$\frac{\underline{\;800℃\;}}{\;}$MgO+S↑+3CO↑
利用右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1)D中收集的气体是CO(填化学式).B中盛放的溶液是d(填字母).
a.NaOH 溶液  b.Na2CO3 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2)C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Cu与浓硫酸产生S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4)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S+6OH-$\frac{\underline{\;\;△\;\;}}{\;}$2S2-+SO3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有:FeCl2、FeCl3、Fe(OH)3、Fe(OH)2、FeS、Fe3O4、NaHCO3、Al(OH)3(  )
A.5B.6C.7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秤取5.85gNaCl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将容量瓶洗涤并烘干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酸碱滴定时当指示剂变色后保持半分钟内不变色即达滴定终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2SO2(g)+O2(g)?2SO3(g)△H<0反应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ol•L-1 KCl溶液与1 mol•L-1 K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K+)为2 mol•L-1
B.120 g NaCl溶液中溶有20 g NaCl,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20 g
C.22.4 L HCl气体溶于水制成1 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把5 g胆矾溶于45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Mg(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
小组猜想:ⅰ.固体产物可能有Mg(NO22、MgO、Mg3N2中的一种或几种
ⅱ.气体产物可能有NO2、N2、O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得相关资料:a.Mg(NO22、Mg(NO32易溶于水,MgO难溶于水.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c.Mg3N2+6H2O=3Mg(OH)2↓+2NH3
(1)针对以上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装置均省略):

(2)进行实验
Ⅰ.检验上述装置气密性.
Ⅱ.称取3.7gMg(NO32固体,置入硬质玻璃管A中,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N2,并进行相关物质质量称量
Ⅲ.关闭K,用酒精灯持续给装置A加热,过程中各装置内溶液均未倒吸入其它装置.
Ⅳ.待Mg(NO32完全分解,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K,再缓慢通入一会N2后并再称量.称得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0g,B、C、D、E、F中溶液质量分别增加了2.3g、0.0g、0.1g、0.3g、0.05g.
Ⅴ.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出现明显现象.
(3)回答问题
①小组预测一定有O2生成,理由是N元素化合价降低,则一定存在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只能为氧元素失去电子生成O2
②N2的电子式是,步骤Ⅱ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避免对分解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
③步骤Ⅲ中,装置A内若出现了红棕色气体,其化学式是NO2
④装置C中若红色始终未褪,其设计的目的是验证NO2是否被吸收干净,防止NO2干扰后续对O2的检验.
⑤实验中发现Mg(NO32分解时有O2生成,其实验现象是C中红色溶液中有气泡冒出,D中溶液褪色,用化学用语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Na2SO3+H2O?NaHSO3+NaOH、2Na2SO3+O2=2Na2SO4
⑥实验中Mg(NO32分解没有N2生成的理由是Mg(NO32的质量与剩余固体、NO2、O2的质量之和相等,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⑦Mg(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Mg(NO32 $\frac{\underline{\;\;△\;\;}}{\;}$2MgO+4NO2↑+O2↑.
⑧装置F中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吸收空气进入的O2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现已发现的116号元素,已知它是氧族元素,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能形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B.其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C.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D.X是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