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1 mol·L-1·min-1

B.v(N2)=0.1 mol·L-1·min-1

C.v(N2)=0.2 mol·L-1·min-1

D.v(NH3)=0.3 mol·L-1·min-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 A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物质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

 

B.

在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

 

C.

该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

 

D.

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状态下,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A.氨水 B.液态氯化氢 C.二氧化碳气体 D.熔融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溶液的KW相同,由水电离的c(H+):①=③>②=④

B.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C.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将②、③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消耗溶液的体积为: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10-7 mol·L-1的溶液

C.c(H+)/c(OH-)=10-14的溶液

D.氨水和硫酸铵的混合液中c(NH4+)=2c(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宁夏银川市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5分)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 (填序号)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下列2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2种不同

A.CaO、Na2O、SiO2 B.Al(OH)3、KOH、Ba(OH)2

以上两组物质中,每组里与别的两物质的类别明显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 。

写出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 + 2H+== CO2↑+H2O表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2)(7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装置还可以制备哪些气体________。

③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

④收集氨气应使用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作干燥剂,检验集满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宁夏银川市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为NA

B.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C.5.6g Fe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三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10分)已知有如图所示物质的相互转化,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G溶液中加入A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0.1 mol气体,转移电子数为 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