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常温下,将pH=2的酸溶液和pH=12的苛性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溶液中(  )
A.pH=7B.pH≥7C.pH≤7D.C(H+)•C(OH-)=10-14

分析 常温下,pH=2的酸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是0.01mol/L,酸可能是强酸或弱酸,如果是强酸,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和水,如果是弱酸,二者混合后酸有剩余,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常温下,pH=2的酸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是0.01mol/L,酸可能是强酸或弱酸,如果是强酸,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和水,溶液呈中性;如果是弱酸,二者混合后酸有剩余,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的pH≤7,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该温度下C(H+)•C(OH-)=10-14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混合溶液中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酸碱性无关,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进行研究.该小组同学称取a 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如图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的质量测出x的值.

(1)将硫酸亚铁晶体溶于水,加入某试剂可观察到蓝色沉淀,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3Fe2++2Fe(CN)63-=Fe3[Fe(CN)6 ]2↓.
(2)A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硬质玻璃管,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吸收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水,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二氧化硫.
(4)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水蒸气全部赶进B装置,被无水硫酸铜完全吸收,不进行该操作测出的x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还残留红棕色固体Fe2O3
(6)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种物质SO3,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FeSO4$\frac{\underline{\;\;△\;\;}}{\;}$ Fe2O3+SO2↑+SO3↑.
(7)某研究所利用SDTQ 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根据两种热分解实验的有关数据,可计算出FeSO4•xH2O中的x=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产生一定量氧化铁.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如下:
①Fe,③NaOH.
(2)写出C、D的化学式:CFe(OH)2,DFe(OH)2
(3)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B.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也可以用于漂白食品
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氰化物多数易溶于水,有剧毒,易造成水污染.为了增加对氰化物的了解,同学们查找资料进行学习和探究.
探究一:测定含氰水样中处理百分率
为了测定含氰水样中处理百分率,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CN-的浓度为0.2000mol/L的含氰废水100mL与100mL NaClO溶液(过量)置于装置②锥形瓶中充分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100mL稀H2SO4,关闭活塞.

已知装置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为:
CN-+ClO-═CNO-+Cl-      2CNO-+2H++3C1O-═N2↑+2CO2↑+3C1-+H2O
(1)①和⑥的作用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
(2)反应结束后,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⑤;
(3)为了计算该实验装置②锥形瓶中含氰废水被处理的百分率,实验中需要测定装置⑤反应前后的质量(从装置①到⑥中选择,填装置序号).
探究二:探究氰化物的性质
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HCOOHHCN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 25℃)
Ki=1.77×10-4Ki=5.0×10-10Ki1=4.3×10-7
Ki2=5.6×10-11
(4)NaCN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N-+H2O?HCN+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D
A.2CN-+H2O+CO2=2HCN+CO32-
B.2HCOOH+CO32-=2HCOO-+H2O+CO2
C.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消耗等pH的HCOOH和HCN溶液的体积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
(6)H2O2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也可消除水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
KCN+H2O2+H2O=A+NH3↑,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KHCO3
(7)处理含CN-废水时,如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时,此时c(CN-)<c(HCN)(填“>”、
“<”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明矾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Al3++3H2O?Al(OH)3+3H+;小苏打水溶液呈碱性,原因是HCO3-+H2O?H2CO3+OH-.把上述两溶液混合后呈现的现象有有白色沉淀产生和无色气体放出,反应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HCO3-=Al(O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是电化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
Ⅰ.(1)如图1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Cu2+=Cu+Fe2+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导线中通过3mol电子.
(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H++2e-=H2↑,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NH4++H2O?NH3•H2O+H+

(3)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则乙装置中石墨(1)为阴极(填正、负、阴、阳),乙装置中与铜线相连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2Cl--2e-=Cl2↑.
Ⅱ.如图所示装置,通电5min后,第③极增重2.16g,同时在A池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mL.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第②极上生成的物质为0.005mol.
②写出第①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Cu2++2e-=Cu.
③设A池中原混合液的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A池原混合液中Cu2+的浓度为0.025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5.6g Si放入100mL 3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况)是(  )
A.8.96LB.4.48LC.6.72LD..3.3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CH3COO-
B.pH值为1的溶液:Cu2+、Na+、Mg2+、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所含溶质为Na2CO3的溶液:K+、Ca2+、NO3-、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