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32gFe2(SO4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5.68NA个,质子数为15.68mol,有0.16molFe3+,有0.24NA个硫原子,有0.96NA个氧原子.

分析 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结合1个Fe2(SO43含有质子数26×2+16×3+8×12=196,依据电中性原则计算电子数,硫酸铁完全电离生成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1mol硫酸铁电离生成2mol三价铁离子和3mol硫酸根离子,1个硫酸铁含有3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据此解答.

解答 解:32gFe2(SO43物质的量$\frac{32g}{400g/mol}$=0.08mol,
硫酸铁呈电中性,含有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数目为:(26×2+16×3+8×12)×0.08mol=15.68mol,个数为15.68NA
含有三价铁离子物质的量为:0.08mol×2=0.16mol,含有硫原子个数为:0.08mol×3NA=0.24NA,含有氧原子个数为:0.08mol×12×NA=0.96NA
故答案为:15.68NA;15.68;0.16;0.24NA;0.96N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及微量个数计算,明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公式,熟悉硫酸铁的组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混和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苯和植物油B.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
C.甘油和水D.苯和液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同学设计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生成了HIO3).
②向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红棕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生成HIO3时发生的反应为:I2+5 Cl2+6 H2O=2 HIO3+10 HCl
B.实验②中当CCl4层变成红棕色时可通过萃取分液的方法获得Br2的CCl4溶液
C.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
D.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三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可得到四种不同的产物
B.乙、丙所有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均可使溴水反应褪色
C.石油分馏可获得甲和乙,煤干馏可获得丙
D.在浓硫酸存在下,丙与浓硝酸共热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现有盐酸和硫酸混合溶液200mL,其中c(Cl-)=0.6mol•L-1.现将其分成两等份,往其中一份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4.66g白色沉淀,往另一份中投入足量铁片,放出标准状况下VL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1.12B.原混合酸中c(H2SO4)=0.1mol•L-1
C.原混合酸中c(H+)=2mol•L-1D.另一份中消耗铁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A.8,18,32,32B.8,18,18,32C.8,18,18,18D.8,8,18,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D.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它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Cl2+H2OHCl+HClO K=4.5×10-4.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较大).但是,由于氯气贮运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性能优越的消毒产品所替代.请回答:
(1)氯碱工业生产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Cl2↑+H2↑.
(2)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3)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我国科学家研发了用氯气氧化亚氯酸钠(NaClO2)固体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
(4)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制取少量氯气并比较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的微型装置(如图).
①下列溶液能吸收Cl2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浓硫酸
②能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实验现象是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镁条、铝条平行插入盛有一定浓度NaOH溶液的烧杯中,用导线和电流表连接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此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g比Al活泼,Mg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B.铝条表面虽有氧化膜,但可不必处理
C.该电池的内电路中,阳离子向负极迁移
D.Al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