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试液,则C中溶液褪色
B. 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
C. 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1C1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 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不变浑浊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二者加热生成氯气,把氯气通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但图中缺少加热装置,错误;B.导气管下端连接球形干燥管时,由于球形干燥管中间部分较粗,盛放的液体的量较多,倒吸的液体靠自身重量回落,因此可以防止液体倒吸,正确;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滴入后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但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所以C中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错误;D.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则C中溶液变浑浊,错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己知A、B、C、D、E、F、G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他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E与F同主族,E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G3+离子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⑴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順序为_____________。D的核外有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⑵A的最简单氢化物属于______(填“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AH3+离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杂化。
⑶G和M (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 M | G | |
电离能 (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509 | 1561 | |
I3 | 3248 | 2957 |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G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⑷晶体熔点:EC____FC (填“ > ”、“<”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H2S和C元素的一种氢化物(分子式为H2C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 沸点/K |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 |
h2s | 187 | 202 | 2.6 |
H2C2 | 272 | 423 | 以任意比互溶 |
h2s和H2C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
(6)FD2晶胞如图,已知DF核间距为a pm,则该晶体密度ρ=______g㎝-3(用带a、NA的算式表示,不必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气体A和B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2C(g),有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表示气体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X
B. 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υ(C)是0.1molL﹣1min﹣1
C. 平衡时,气体A的浓度是0.45 molL﹣1
D. 平衡时,气体B的转化率是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某酸件废水可能含有Fe2+、Fe3+、Al3+、Mg2+、Na+、K+、CO32-、SO42-。取废水祥品分别进行如右图所示①~④四个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废水含有Na+,不含K+
B. 废水含有SO42-和CO32-
C. 废水不含Fe3+,可能含Fe2+
D. 废水一定含有Na+、Al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新课标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B. 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
C. 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
D. 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木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 )
A. K2CO3 B. KAl(SO4)2 C. KHCO3 D. 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