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第ⅢA族相邻周期的A、B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最多可排m和n种元素,且B在A的上周期,当A的原子序数为x时,B的原子序数为(  )
A.x-nB.x+mC.x-mD.x+n

分析 A、B同在第IIIA族,B在A的上一周期时,B和A的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A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据此分析.

解答 解:A、B同在第IIIA族,B在A的上一周期时,B和A的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A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已知A、B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最多可排m和n种元素,所以当A的原子序数为x时,B的原子序数为x-m,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族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CHCl3在40℃时蒸汽压为49.3kPa,于此温度和101.3kPa压力下,有4.00L空气缓慢地通过CHCl3(即每个气泡都为CHCl3蒸汽所饱和).求:
(1)空气和CHCl3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2)被空气带走的CHCl3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A.葡萄糖B.植物油C.纤维素D.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④(填序号)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体E,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E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Al2S3,H的电子式
(2)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Na2SO4,当生成2mo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2mol    
(4)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a2S+O2+2H2O═4NaOH+2Na2S2(或2Na2S+O2+2H2O═4NaOH+2S,Na2S+S═Na2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2SO3
(2)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且B和C易在空气形成光化学烟雾.
①则A为NH3,C为NO2,(填写化学式)实验室用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共热制取A,写出此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②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若标况下336mL C气体完全发生上述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0.01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两种溶液①0.1mol/L CH3COOH溶液   ②0.3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液 c(H+):①<②
B.常温下将NaHCO3与NaHSO3混合溶于水,恰好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HCO3-)+c(HSO3-)+2c(CO32-)+2c(SO32-
C.相同条件下,pH=9的①CH3COONa溶液、②NH3•H2O溶液、③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①>②>③
D.已知酸性HF>CH3COOH,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c(F-)]>[c(K+)-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二氯化硫(Cl-S-S-Cl,直线形)是一种琥珀色液体,是合成硫化染料的重要原料.
(1)写出它的电子式
(2)指出它分子内的键型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3)估计它能不能易溶于水不能.
(4)指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山西河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那里有一个被称为“中国死海”的湖泊--运城盐池.
(1)该湖水含盐量极高,但其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是C
A.NaCl      B.KNO3      C.CaCO3      D.Na2SO4
(2)一年四季,盐湖变换着不同的景色.春、秋两季碧波万顷,湖水清澈;夏季气温高达42℃,水位下降,生长的藻类使湖水变成了红色;冬季湖面上盐花丛生,洁白如雪.上述景色变换中包含的过程有①③⑤(填序号).
①蒸发    ②蒸馏    ③结晶    ④升华    ⑤溶解
(3)入冬,随着温度的变化,该盐湖中会析出不同的物质,水温在10℃左右开始析出NaCl,在0℃时才开始析出MgSO4.有学生提出疑问:根据右表,在10℃时MgSO4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小,为什么却是NaCl先析出呢?请你回答该问题物质结晶不仅与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有关.
温度
物质
0℃10℃20℃30℃
MgSO42228.233.738.9
NaCl35.735.835.93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