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离子半径:X2->Y+ | |
B. |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X>ZH4 | |
C. | X与Y形成的两种二元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 | |
D. | 氢元素与W、X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酸分子式为H2WX3 |
分析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单质可用作太阳能也池的光电转换材料,Z为Si,W、Z同主族,W为C;X2-与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为O,Y为Na,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O,Y为Na,Z为Si,
A.O2-、Na+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A正确;
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故B正确;
C.X与Y形成的两种二元化合物为Na2O或Na2O2,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故C正确;
D.氢元素与W、X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酸为HCOOH,分子式为分子式为H2WX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元素位置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装置①:可用于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 |
B. | 装置②: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
C. | 装置③:观察原电池装置中电流表指针偏转 | |
D. | 装置④:由实验现象推知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C6H5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6 NaBH4+2 FeCl3+18 H2O═2 Fe+6 NaCl+6 H3BO3+21H2↑可制纳米铁,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数为 NA | |
C. | 1mol氯气与过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 |
D. | 30g甲酸甲酯与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 | |
B. | 加入Na2S可消除污水中Hg2+的污染 | |
C. | 氮的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所以它们的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 | |
D. | 有机玻璃是以有机物A(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得到,合成A的一种途经是:CH3C≡CH+CO+CH3OH$\stackrel{P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合物ZY、WY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 |
B. | 由X、Y、Z、W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 |
C. | 原子半径:Y<W<Z | |
D. | Y形成的某离子与W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可能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 | B. | 3 | C. | 2 | D.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二氧化硅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氟酸中,固体都溶解 | |
B. | 向氯化钡溶液通入SO2,再加入氯水或氨水,都产生白色沉淀 | |
C.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醋酸钠或醋酸铅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 |
D. | 蘸取烧碱和纯碱溶液分别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都产生黄色火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 |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后,不能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 | |
C.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小烧杯中,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C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液的pH>7 | |
B. |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 | |
C. | 溶液中存在2种水解平衡 | |
D. | 溶液中共存在5种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