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
 

A.9     B.13  C.11~13之间     D.9~11之间
(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   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
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
(3)室温下,如果将0.1mol NH4Cl和0.05mol 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
 
 
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mol.
 
 
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多0.05mol.
考点:pH的简单计算,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1)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稀释后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
1
100

(2)氨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向溶液中加入相同的离子能抑制氨水电离;
(3)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来分析.
解答: 解:(1)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稀释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稀释后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
1
100
,溶液的pH应该9-11之间,
故选D;
(2)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铵根离子,使氨水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从而抑制氨水电离,故选C;
(3)根据物料守恒知,C(NH4+)+C(NH3.H2O)=0.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得C(Cl-)+c(OH-)=c(H+)+C(NH4+)+C(Na+),c(H+)+C(NH4+)-c(OH-)=C(Cl-)-C(Na+)=0.1mol-0.05mol=0.05mol,
故答案为:①NH4+、NH3.H2O;②NH4+、H+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浓度大小等知识点,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某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且v(A)、v(B)、v(C)之间存在如下关系:v(B)=3v(A),3v(C)=2v(B),v(C)=2v(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A+B?C
B、2A+2B?3C
C、3A+B?2C
D、A+3B?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NO3-+4H++3e-→NO+2H2O.现有四种物质:KMnO4、Na2CO3、Cu2O、Fe2(SO43,其中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的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写方框内)及其化学式□
 
.1mol该物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 汽油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
 
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A~H中,正确操作步骤的第一步应为
 

(2)F步骤中的横线应为
 
(选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3)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4)四氯化碳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
 
性.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乙同学各持自己的观点,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A、B间增加装有饱和的NaHSO3溶液洗气瓶D;乙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为:通N2一段时间,先排除装置的空气.由此判断:
①甲同学认为产生不溶于酸的沉淀是
 
参与反应导致的
乙同学认为产生不溶于酸的沉淀是
 
参与反应导致的
②改进后进行实验,B中现象为:
少量白色沉淀
大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4)合并(3)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5)SO2与BaCl2溶液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出现沉淀的是
 

A.往溶液中通SO2同时通入NH3 B.往溶液中通SO2同时通入CO2 气体
C.往溶液中滴加硅酸钠溶液      D.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E.往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      F.往溶液中滴加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每个节点处代表有一个碳原子,与其结合的氢原子的元素符号省略,这种化学式称为“键线式”.又知酯类在铜铬氧化物(CuO?CuCrO4)催化下,与氢气反应得到醇,羰基双键可同时被还原,但苯环在催化氢解过程中不变,其反应原理如下:
RCOOR′+2H2
铜铬氧化物
RCH2OH+HO-R′
试填空:
(1)该有机物分子中的三个苯环
 
共平面(选填“能”或“不能”).
(2)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3)该有机物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钠盐的化学式为
 

(4)1mol该有机物在铜铬氧化物催化下能与
 
mol氢气充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Cl:
 
,NH3?H2O:
 
,Na2SO4
 
,B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5mol H2SO4的质量是
 
g,含
 
个分子,含
 
mol氧原子,能和
 
mol NaOH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常温下为液体
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
C、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