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 | 仪器用品 |
A | 准确量取19.01mL水 | 25mL酸式滴定管 |
B | 新制氯水的保存 | 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 |
C | 测定0.1mol•L-1的Na2CO3溶液的pH | 镊子、pH试纸、表面皿 |
D | 分离水和乙酸乙酯 | 分液漏斗、烧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酸式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可量取水;
B.氯水为液体,且光照HClO分解;
C.测定pH,使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
D.水和乙酸乙酯分层,可利用分液分离,
解答 解:A.酸式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可量取水,则25mL酸式滴定管合理,故A正确;
B.氯水为液体,且光照HClO分解,则选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合理,故B正确;
C.测定pH,使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则仪器缺少玻璃棒,不需要镊子,故C错误;
D.水和乙酸乙酯分层,可利用分液分离,则选分液漏斗、烧杯合理,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仪器的实验、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 |
B. | 该有机物属于烃 | |
C. | 分子中含有醚键、酯基、甲基三种官能团 | |
D. |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蚕丝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 | |
B. |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 |
C. | 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可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 | |
D. | 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现象和结论 |
A | 实验室制较纯净乙烯 | 将浓硫酸、乙醇混合液加热至170℃,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除去了SO2,得到纯净乙烯气体 |
B | 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 向混合溶液中直接加入银氨溶液,加热 | 没有出现银镜,说明淀粉还没有水解 |
C | 验证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 将过量的氯气与甲烷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滴入硝酸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发生取代反应 |
D | 比较碳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 | 用pH计测定0.1mol•L-1的碳酸氢钠和醋酸钠的pH值 | 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证明碳酸的酸性比醋酸弱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离物质的量之比为1:6的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时,可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到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 |
B. | 在“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实验时须先将用于实验的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稀NaOH和稀HCl溶液置于相同温度(一般为25℃)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 | |
C. | 在电化学实验中常使用碳电极,实验室一般采用多孔碳棒作为碳电极.有些电化学反应中的气体产物可以自由填充在多孔碳棒的疏松空隙中,从而降低反应池的极性,提高电流效率 | |
D. |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物质的颜色可能会与其理论颜色有一定的偏差,如通过Cu和浓HNO3反应制得的Cu(NO3)2溶液中因溶有少量NO2而显黄色,苯酚因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显粉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O和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NaOH,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 |
B. | 向饱和NaCO3溶液中通人足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O32-=2HCO3- | |
C. | 固体NaOH的潮解和Na2CO3•10H2O的风化均为物理变化 | |
D. | NaCl可作为工业冶炼钠的原料,冶炼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点反应的还原剂是NaHSO3,被氧化的元素是碘元素 | |
B. | b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HSO3-+IO3-+3OH-═3SO42-+I-+3H2O | |
C. | c点到d点的反应中共转移0.6mol电子 | |
D. | 往200mL 1 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是:5HSO3-+2IO3-═I2+5SO42-+3H++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