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非金属单质是(  )
A.NaB.CC.Cl2D.NH3

分析 题中钠为金属,氨气为化合物,碳和水高温条件下反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钠为金属单质,不是非金属,故A错误;
B.碳和水高温条件下反应,常温下不反应,故B错误;
C.常温下,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故C正确;
D.氨气为化合物,不是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双基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g14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B.标准状况下,7.8g苯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C.含0.2NA个阴离子的Na2O2和水完全反应转移0.2mol电子
D.5.6g铁粉在足量的氯气中充分燃烧,得到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的填充模型:B.氯化氢的电子式:
C.乙烷的结构式:C2H6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在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是(  )
A.淀粉B.蛋白质C.纤维素D.聚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乙烯
C.用酸性KMnO4溶液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鉴别乙醇、乙醛、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关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NH3•H2O和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的pH相同
B.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
C.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都显中性
D.等体积的两溶液与硫酸完全反应,消耗硫酸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
A.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硝酸银溶液慢慢滴加到稀氨水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B.鉴别苯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NaOH溶液加热振荡,观察油层是否消失或变薄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仰视定容会导致浓度偏高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说明淀粉尚未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里设计了如图装置用来制取合成氨基甲酸铵的原料气体-干燥的氨气和二氧化碳.
①若用图(a)制取氨气,固体A能否用NH4Cl固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氯化氢和氨气在温度稍低时又生成氯化铵.
②若用图(b)所示装置制取氨气,固体B可用碱石灰(填药品名称).
③若用图(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甲中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图中的乙装置能否省略: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①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颗粒固体表面积;
②夏天的食品变霉,在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温度;
③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mol•L-1的盐酸和1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度不同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