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CO2分子比例模型:
B.氨基
C.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D.乙炔的最简式 CH≡CH

分析 A.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则碳原子的相对体积大于氢原子;
B.氨基为中性原子团,N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
C.12C和14C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算都是6,所以二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
D.最简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最简比,CH≡CH为结构简式.

解答 解:A.CO2分子比例模型,C的相对体积应该大于H原子,所以二氧化碳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A错误;
B.氨基中氮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氨基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12C和14C都是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都是,故C正确;
D.CH≡CH为乙炔的结构简式,其最简式为CH,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比例模型、电子式、最简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c(A)×{c}^{2}(B)}$;
(2)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分别是:②使用了催化剂;  ③升高温度;
(3)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S2Cl2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实验室制备S2Cl2的方法有2种:①CS2+3Cl2$\stackrel{111-140℃}{→}$CCl4+S2Cl2;②2S+Cl2$\stackrel{95-100}{→}$S2Cl2.已知S2Cl2中硫元素显+1价,电子式:,它不稳定,在水中易发生岐
化反应(一部分硫元素价态升高,一部分降低).反应涉及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如表:
物质SCS2CCl4S2Cl2
沸点/℃4454777137
熔点/℃113-109-23-77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备S2Cl2(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实验中盐酸通常采用36.5%的浓溶液,不用稀盐酸的理由是稀盐酸还原性弱,反应困难.
(3)D中冷凝管起到导气和冷凝回流双重作用.这种冷却装置可应用于下列高中化学中ACD实验.
A.石油分馏  B.制备乙烯  C.制取乙酸乙酷  D.制取溴苯
(4)B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反应结束后从锥形瓶内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方法是蒸馏,D中采用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使CS2平稳汽化,避免产物S2Cl2汽化.
(5)A装置仪器装配时,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应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再添加试剂.实验完毕,拆除装置时,应先将E中长导管移开液面,目的是防止倒吸.
(6)实验过程中,若缺少C装置,则发现产品浑蚀不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S2Cl2+2H2O=3S↓+SO2↑+4HCl↑.实验完毕,当把剩余浓盐酸倒人E烧杯中与吸收了尾气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发现有少量黄绿色刺激性气体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ClO-+2H++Cl-=Cl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多晶硅(硅单质的一种)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制备中副产物以SiCl4为主,它对环境污染很大,能遇水强烈水解,放出大量的热.研究人员利用SiCl4水解生成的盐酸和钡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且含有少量钙、铁、镁离子)制备BaCl2•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时,Fe3+、Ca2+、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4、13.1、12.4
(1)SiCl4水解控制在40℃以下的原因是能防止HCl挥发污染环境或控制SiCl4的水解速率.
已知:SiCl4(s)+H2(g)═SiHCl3(s)+HCl(g)△H1=47kJ•mol-1
SiHCl3(s)+H2(g)═Si(s)+3HCl(g)△H2=189kJ•mol-1
则由SiCl4制备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Cl4(s)+2H2(g)=Si(s)+4HCl(g)△H=+236kJ•mol-1
(2)加钡矿粉时生成Ba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BaCO3+2H+=Ba2++CO2↑+H2O.
(3)加20% NaOH调节pH=12.5,得到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Mg(OH)2,Ca(OH)2,控制温度70℃的目的是确保钙离子完全除去(或温度越高,Ca(OH)2溶解度越小).
(4)BaCl2滤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再经真空干燥后得到BaCl2•2H2O.实验室中蒸发浓缩用到的含硅酸盐的仪器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H-可以跟NH3反应,H-+NH3═NH2$_2^-$+H2,根据该反应事实,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NH3具有还原性B.H-是很强的还原剂
C.H2是氧化产物,NH2$_2^-$是还原产物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装置,除去SO2中混有的CO2
B.
装置,用于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取少量的SO2
C.
装置,分离NH4Cl和Ca(OH)2固体
D.
装置,做喷泉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用25mL的烧杯量取14.80mL NaOH溶液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mL的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 NaCl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80mL 0.1mol/L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生成的还原产物是Fe2+(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BD(双选,填序号).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   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B、F(双选,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一个是方案①,原因是5SO2+2MnO4-+2H2O=2Mn2++4H++5SO42-.(用离子 方程式表示)
(6)上述装置中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装置B中溶液蓝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I2+SO2+2H2O=4H++2I-+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如果物质没有变化,就不能引发能量的变化
B.氢能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且便于储存和运输,因此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C.对于在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的情况,理想的催化剂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
D.离子反应的速率决定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扩散速率,受温度影响不大,是一类不需要活化能来引发的反应,所以反应速率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