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条件现象

加热ⅰ.加热后蓝色褪去
ⅱ.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I2
(2)分析现象ⅰ、ⅱ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设计实验如图1,“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现象a”是溶液不变蓝.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Ⅰ: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解释1:6H++5I-+IO3-═3I2+3H2O,解释2:4H++4I-+O2═2I2+2H2O,解释3:2H++2I-+IO-═I2+H2O.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图2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2H++2I-+Ag2O═2AgI↓+H2O.
②Ag2O的作用是证明上层溶液中存在I-,沉淀I-,排除向滤液中加入稀H2SO4后,因I-被氧化生成I2的可能.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HIO(或IO-)、HIO3(或IO3-)、H+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ⅰ、现象ⅲ蓝色褪去的原因现象ⅰ:部分I2挥发,部分I2与H2O发生反应;现象ⅲ:淀粉完全水解.加热时,I2与H2O的反应速率大于淀粉水解的速率.

分析 (1)淀粉遇碘变蓝色,人们根据淀粉的这一特性来鉴定淀粉的存在;
(2)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溶液中不存在淀粉,加入碘水后,溶液中不会变成蓝色;
(3)加入稀硫酸瞬间变蓝,这说明有碘单质生成,或碘单质的浓度增大,可能为碘离子、碘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碘,也可能是在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也可能为碘溶于水发生类似氯气和水的反应;
(4)①碘离子和氧化银反应生成碘化银黄色沉淀;
②氧化银的作用是同时除去碘离子和氢离子;
③滤液中加入硫酸和亚硫酸钠,然后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有碘生成,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含碘元素的离子,具有氧化性,含碘元素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被还原;
(5)淀粉水解速率较慢,现象ⅰ:部分I2挥发,部分I2与H2O发生反应;现象ⅲ:淀粉完全水解.加热时,I2与H2O的反应速率大于淀粉水解的速率.

解答 解:(1)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人们根据淀粉的这一特性来鉴定淀粉的存在,淀粉是由D-葡萄糖单体组成的同聚物,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类型,为植物中糖类的主要贮存形式;淀粉遇碘变蓝色,这并非是淀粉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是淀粉螺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通过范德华力,两者形成一种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从而使淀粉变为深蓝色,
故答案为:I2
(2)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现象a”是加入碘水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会变成蓝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淀粉,“现象a”证实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该分析不合理,
故答案为:溶液不变蓝;
(3)加入稀硫酸瞬间变蓝,这说明有碘单质生成,或碘单质的浓度增大,可能为碘离子、碘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碘,解释1:6H++5I-+IO3-═3I2+3H2O,也可能是在酸性条件下碘离子被氧气氧化,解释2:4H++4I-+O2═2I2+2H2O,也可能是由于碘溶于水发生类似氯气和水的反应,即溶液中存在平衡:2H++2I-+IO-?I2+H2O,加入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的碘单质与淀粉作用变成蓝色,
故答案为:解释1:6H++5I-+IO3-═3I2+3H2O,解释2:4H++4I-+O2═2I2+2H2O,解释3:2H++2I-+IO-?I2+H2O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
(4)①测得溶液的pH≈5,溶液显酸性,碘离子和氧化银反应,产生的黄色沉淀为碘化银,反应为:2H++2I-+Ag2O═2AgI↓+H2O,
故答案为:2H++2 I-+Ag2O═2AgI+H2O;
②根据2H++2I-+Ag2O═2AgI+H2O可知,氧化银的作用是同时除去碘离子和氢离子,证明上层溶液中存在I-;沉淀I-,排除向滤液中加入稀H2SO4后,因I-被氧化生成I2的可能,
故答案为:证明上层溶液中存在I-;沉淀I-,排除向滤液中加入稀H2SO4后,因I-被氧化生成I2的可能;
③滤液中加入硫酸和亚硫酸钠,然后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有碘生成,而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则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碘,可能是次碘酸或碘酸,所以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HIO(或IO-)、HIO3(或IO3-)、H+
故答案为:HIO(或IO-)、HIO3(或IO3-)、H+
(5)由于淀粉水解速率较慢,而碘在水中受热挥发反应较快,因而实验A中的ⅰ加热后碘挥发,部分I2与H2O发生反应,蓝色褪色,而实验ⅲ中经过较长时间,淀粉水解完全,因此蓝色最终褪色,
故答案为:现象ⅰ:部分I2挥发,部分I2与H2O发生反应;现象ⅲ:淀粉完全水解.加热时,I2与H2O的反应速率大于淀粉水解的速率.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碘水的性质,注意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掌握碘单质以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明确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原理,明确题中资料信息是解题根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已知:3H2O2+1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配平该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2)此反应中氧化剂是H2O2
(3)若消耗1mol•L-1Cr2(SO43溶液的体积为50m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合物M()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CH2Br$\stackrel{Li}{→}$ $\stackrel{R′CHO}{→}$ $\stackrel{H_{2}O}{→}$
$\stackrel{BBr_{3}/CH_{2}Cl_{2}}{→}$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官能团名称为酚羟基、碳碳双键.③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6:1:2:1.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3)B的结构简式为
(4)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乙烯合成2-丁醇的合成路线(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过程中只有无机试剂可任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三种短周期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C的单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该气体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请按要求填空:
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B的同位素中常用于制造氢弹的是:氘和氚
③用电子式表示B2A的形成过程
④写出实验室制取C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从防止污染和减少用酸量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取Cu(NO32的方法中最好的是(  )
A.Cu$\stackrel{浓硝酸}{→}$Cu(NO32
B.Cu$\stackrel{稀硝酸}{→}$Cu(NO32
C.Cu$→_{△}^{O_{2}}$CuO$\stackrel{硝酸}{→}$Cu(NO32
D.Cu$→_{△}^{浓硫酸}$CuSO4$\stackrel{Ba(NO_{3})_{2}}{→}$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酯F是一种广泛用于香精的调香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3:3:2:2,E存在顺反异构,且既能与纯碱溶液反应又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1)A的分子式为C5H10.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2)E所含官能团的名称:碳碳双键、羧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⑤:
反应⑥:
(4)H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不含H)共4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写出其中一种.
(5)M是G的同系物,比G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请以M为原料(其他原料任选)
合成有机物:N:.(在方框内写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在“→”上方或下方写反应所需条件或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r(Z)/r(X)(r表示原子半径)的值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而W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同族元素Y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Y
B.Z的单质保存在X2Y中
C.ZYX溶液和ZXW溶液都呈碱性,且原理相同
D.室温下,0.01mol•L-1W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式钠盐溶液的pH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NH4+、Cl-、I-B.Cu2+、Na+、Cl-、NO3-
C.K+、HCO3-、OH-、Ba2+D.K+、CO32-、NO3-、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2)E表示活化能;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填“有”或“无”)影响.
(3)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H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因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不改变反应热.
(4)图中△H=-198kJ•mol-1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118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