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HF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 7.2×10-4K1=4.4×10-7
K2=4.7×10-11
 3.0×10-8
(1)已知25℃时,①HF(aq)+OH-(aq)═F-(aq)+H2O(l)△H=-67.7 kJ/mol,
②H+(aq)+OH-(aq)═H2O(l)△H=-57.3 kJ/mol,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H+(aq)+F-(aq)△H=-10.4kJ•mol-1
(2)将浓度为0.1 mol/L 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CD.
A.c(H+)               B.c(H+)•c(OH-
C.$\frac{c({H}^{+})}{c({H}^{-})}$               D.$\frac{c(O{H}^{-})}{c({H}^{+})}$
(3)在20 mL 0.1 mol/L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ol/L 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mol/L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 mL,此时溶液中c(F-)<c(Na+)=0.1 mol/L
(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四种溶液:①Na2CO3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aF溶液④NaClO溶液.依据数据判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④>②>③.
(5)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_{3}^{2-}$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事实证明之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或变浅.
(6)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 mol HF转移1mol电子.

分析 (1)先写出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及已知热化学方程式,通过①-②可得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氢氟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其溶液促进氢氟酸电离,注意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3)A.酸或碱抑制了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
B.在①点时pH=6,溶液显示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C.在②点时,溶液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分析离子浓度大小;
D.等物质的量的氢氟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氟化钠,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注意等体积混合时,不水解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4)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其盐的水解能力越小,溶液的pH越小;
(5)设计实验使溶液中的CO32-由有到无,再根据酚酞的颜色变化起作用的是否是碳酸根离子;
(6)根据原子守恒确定A,再根据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

解答 解:(1)①HF(aq)+OH-(aq)═F-(aq)+H2O(l)△H=-67.7kJ•mol-1
②H+(aq)+OH-(aq)═H2O(l)△H=-57.3kJ•mol-1
结合盖斯定律①-②得到:HF(aq)?H+(aq)+F-(aq)△H=-10.4kJ•mol-1
故答案为:HF(aq)?H+(aq)+F-(aq)△H=-10.4kJ•mol-1
(2)氢氟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其溶液促进氢氟酸电离,
A.稀释过程中促进氢氟酸电离,但c(H+)减小,故A错误;
B.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H+)•c(OH-)不变,故B错误;
C.稀释过程中促进氢氟酸电离,氢离子个数增大,氟化氢分子个数减小,所以$\frac{c({H}^{+})}{c(HF)}$增大,故C正确;
D.稀释过程中促进氢氟酸电离,氢离子浓度降低,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所以$\frac{c(O{H}^{-})}{c({H}^{+})}$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3)A.氢氟酸抑制水电离,氟化钠促进水电离,所以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不相等,故A错误;
B.①点时pH=6,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F-)+c(OH-)=c(Na+)+c(H+),所以c(F-)-c(Na+)=c(H+)-c(OH-)=9.9×10-7mol/L,故B正确;
C.②点时,溶液呈中性,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F-)+c(OH-)=c(Na+)+c(H+),所以c(F-)=c(Na+),故C正确;
D.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溶质在氟化钠,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知c(F-)<c(Na+),但等体积混合时不水解的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c(F-)<c(Na+)=0.05mol/L,故D错误;
故选BC;
(4)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其盐的水解能力越小,溶液的pH越小,所以酸性③>②>④>①,所以溶液的pH:①>④>②>③;
故答案为:①>④>②>③;
(5)为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就设计一个使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由有到无的实验,根据溶液中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所以设计的实验为: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或变浅,则说明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32-水解的缘故,
故答案为: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或变浅;
(6)根据原子守恒知,该反应方程式为:HFO+H2O=HF+H2O2,根据元素化合价知,每生成1molHF转移 1mol电子,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实验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影响因素、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为解答原理,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可逆反应2SO2+O2?2SO3,当生成2mol SO3时放出热量为Q,现将2mol SO2和1mol O2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生成SO3,放出的热量为Q1,则(  )
A.Q1=QB.Q1>QC.Q1<Q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负极,B是该装置阳极.(填电极名称)
(2)写出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阳极:4OH-=4e-+2H2O+O2↑;阴极:2Cu2++4e-=2Cu;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4H++O2↑.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减小.(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4)以CH4、KOH溶液为原料可设计成燃料电池,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若用该燃料电池为电源,以铂为电极电解足量上述溶液,当电池中消耗标准状况下2.8L CH4时电解池中可收集到的气体为5.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R为甲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6H10O7
B.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C.l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 mol、8 mol
D.l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7molBr2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a(HCO2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Ca2++HCO${\;}_{3}^{-}$+OH-═CaCO3↓+H2O
B.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反应IO${\;}_{3}^{-}$+5I-+3H2O═3I2+6OH-
C.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Al3++6Na+6H2O═2Al(OH)3↓+6Na++3H2
D.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2Fe2++4Br+3Cl2→2Fe3++2Br2+6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18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是2×6.02×1023
B.1 mol 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是2×6.02×1023
C.2.3 g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电子数是0.1×6.02×1023
D.1.0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铵根离子数是0.1×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我国某地区已探明蕴藏有丰富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还含有SiO2等杂质)、煤矿、石灰石和黏土.拟在该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

①随着铁矿的开发和炼铁厂的建立,需要在该地区相应建立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形成规模的工业体系.据此确定图1中相应工厂的名称:
A.发电厂,B.焦化厂,C.炼铁厂,D.水泥厂;
②以赤铁矿为原料,写出高炉炼铁中得到生铁和产生炉渣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Ca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CaSiO3+CO2↑;
(2)玻璃钢可由酚醛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
①酚醛树脂由酚醛和甲醛缩聚而成,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有苯酚的反应釜间歇性地加入甲醛,且反应釜应装有散热装置.
②玻璃钢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增强体.玻璃钢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写出两点即可).
③下列处理废旧热固性酚醛塑料的做法合理的是bc.
a.深埋             b.粉碎后用作树脂填料
c.用作燃料         d.用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回收树脂
(3)工业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2是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r[n(O2)/n(NH3)]=1.25,实际生产要将r值维持在1.7~2.2之间,原因是O2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r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试管A内为高锰酸钾固体,试管B内为无水乙醇,硬质试管C内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钢丝,干燥管D内为无水硫酸铜粉末.(图中加热仪器、夹持装置等都已略去)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耍加热的仪器或部位有ABC(填该仪器或部位对应的字母).
(2)为使B中乙醇平缓气化成蒸汽,常使用的方法是采用水浴加热,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撤走C处的酒精灯,C处的现象是红变黑变红,D处左端可观察到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变蓝色.(4)已知乙醛沸点为20.8℃,易挥发,则在E中应盛放冰水混合物,以便在F中收集到液体的乙醛.
(5)整套装置中有一处错误,存在安全隐患,请指出并提出改进方案.
错误之处:E中的试管带有单孔试管塞.
改进方案:改为双孔试管塞,并放置小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L pH=3的A溶液分别与0.001mol•L-1x L B溶液、0.001mol•L-1y L D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x、y大小关系为:y<x;
②浓度均为0.1mol•L-1A和E溶液,pH:A<E;
③浓度均为0.1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NaOH溶液.
(2)用水稀释0.1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①② (填写序号)
①c(B)/c(OH-);                         ②c(OH-)/c(H+);
③c(H+)和c(OH-)的乘积                   ④OH-的物质的量
(3)O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④(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③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 E>A
⑤E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B和C混合后,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下图中的④曲线(填写序号).
(5)室温下,向0.01mol•L-1C溶液中滴加0.01mol•L-1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42-)>c(NH4+)>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