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W为F元素,Z为O元素,Y为
N元素,A为Cl元素,B为S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性质等解答.
(1)B为S元素,主族元素周期数=电子层数,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3)生活中最常用的过渡金属单质为铁,在O2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为确定其固体生成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先用非强氧化性的酸溶解,后用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的存在;
(4)①淡黄色固体可能为S或过氧化钠,甲+H2O→乙+丙,丙为气体,则乙为过氧化钠;
②Y为N元素,若丙为Y的氧化物,则Y为NO,甲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具有氧化性,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根离子,自身被还原成一氧化氮.
解答 解: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W为F元素,Z为O元素,Y为N元素,A为Cl元素,B为S元素.
(1)B为S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Ⅵ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ⅥA族;
(2)W为F元素,Z为O元素,为同周期元素,F的非金属性强于O,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F>H2O,
故答案为:HF;
(3)生活中最常用的过渡金属单质为铁,在O2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为确定其固体生成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先用非强氧化性的硫酸溶解,不能用硝酸,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铁离子和KSCN络合显示血红色,所以用KSCN溶液检验铁离子的存在,
故答案为:AC;
(4)①淡黄色固体可能为S或过氧化钠,甲+H2O→乙+丙,硫和水不反应,2Na2O2+2H2O=4NaOH+O2↑,符合丙为气体,则乙为过氧化钠,
故答案为:Na2O2;
②Y为N元素,若丙为Y的氧化物,则Y为NO,甲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生成的硝酸具有氧化性,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根离子,自身被还原成一氧化氮,离子反应为:2H2O+3SO2+2NO3-=2NO+4H++3SO42-,
故答案为:2H2O+3SO2+2NO3-=2NO+4H++3SO42-.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结合原子序数进行推断,首先审题中要抓住“短周期主族元素”几个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甲 | 乙 | |
所选试剂X | H2O2 | H2O2,少量稀H2SO4 |
操作 | 向5mLM和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L H2O2 | 向5mLM和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L H2O2,再加少量稀H2SO4 |
实验现象 | 几秒钟后,溶液呈现很淡的蓝色 | 溶液立刻呈现较深的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250 | 310 | 350 |
K/(mol•L-1)-2 | 2.041 | 0.250 | 0.012 |
浓度mol•L-1 时间/min | C(CO) | C(H2) | C(CH3OH) |
0 | 0.8 | 1.6 | 0 |
2 | 0.6 | x | 0.2 |
4 | 0.3 | 0.6 | 0.5 |
6 | 0.3 | 0.6 | 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2=CH2+H2$\stackrel{催化剂}{→}$C2H6 | |
B. | ![]() ![]() | |
C. | CH3COOCH2CH3+H2O$→_{△}^{稀H_{2}SO_{4}}$CH3COOH+CH3CH2OH | |
D. | 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