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说法不是Fe(OH)3胶体特有的性质的是( )
A.Fe(OH)3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
B 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
C.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时会观察到先变浑浊再变澄清。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
①T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许多领域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
①Ni(s)+4CO(g)Ni(CO)4(g)+Q
②Ni(CO)4(g)Ni(s)+4CO(g)
完成下列填空:
(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①中Ni(CO)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反应②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_______________ 。
a.平衡常数K增大 b.CO的浓度减小
c.Ni的质量减小 d.v逆[Ni(CO)4]增大
(3)简述羰基法提纯粗镍的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①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H2S(g) H2(g)+
S2(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右图。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据图计算985 ℃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________;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Br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uBr2(s) 2CuBr(s)+Br2(g) ΔH=+105.4 kJ/mol
在密闭容器中将过量CuBr2于487 K下加热分解,平衡时p(Br2)为4.66×103 Pa。
①如反应体系的体积不变,提高反应温度,则p(Br2)将会_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如反应温度不变,将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加一倍,则p(Br2)的变化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5L 1mol/L的FeCl3溶液与0.2L 1 mol/L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5∶2 B.1∶1 C.3∶1 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需用240mL 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配制所需体积的 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应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g |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 除烧杯、托盘天平、容量瓶、量筒外还需的其它仪器 |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氢氧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
;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没有进行A操作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c(CO
)
D. 温度升高,c(HCO)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