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些含羟基的药物具有苦味,如以下结构的氯霉素:.此药物分子中碳链末端羟基(-OH)中的氢原子换成来自棕榈酸中的原子团后,苦味消失,成为便于口服的无味氯霉素.以下关于无味氯霉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是棕榈酸的盐类B.它不是棕榈酸的酯类
C.它的水溶性变差,所以苦味消失D.它的水溶性变良,所以苦味消失

分析 无味氯霉素中含有硝基、苯环、醇羟基、肽键和羰基,具有苯、醇和二肽、酮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无味氯霉素不是棕榈酸的盐类,它不属于盐,故A错误;
B.无味氯霉素没有酯基,不是棕榈酸的酯类,故B错误;
C.醇羟基变为,憎水基增大,所以其水溶性变差,苦味消失,故C正确;
D.憎水基变大,所以其水溶性变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明确反应前后物质结构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图甲曲线确定①的酸性最强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由图丙可说明烯烃与H2加成反应是放热反应,虚线表示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D.图丁是足量的S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SO2的量的关系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按下列要求回答:
(1)已知:CH2=CH2+KMnO4+H2SO4→CO2+K2SO4+MnSO4+H2O(未配平)理论上,480mL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可氧化乙烯480mL(标准状况).
(2)实验室里欲用KMnO4固体来配制480mL 0.10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
①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酸性KMnO4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c.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
(3)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D(填序号).

(4)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A) 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B) 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C) 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D) 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非极性分子.
请回答:
①W元素是钙;Z元素是氧.
②化合物WY的电子式为
③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SO2和SO3
④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外观是否规则B.测定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C.验证是否有各向异性D.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  )
A.都是稳定的液体B.都是透明的液体C.都是混合物D.都有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1)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3,该温度大于25℃.(填“>”、“=”或“<”)
(2)在(1)所述温度下,将pH=12的NaOH溶液Va L与pH=2的硫酸V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则Va:Vb=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反应KMnO4+HCl(浓)→MnCl2+KCl+Cl2↑+H2O中,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2)若生成35.5g Cl2,则被氧化的HCl是1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移走酒精灯停止加热
B.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
C.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D.蒸馏时,蒸馏时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C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2CO(g)△H.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393KJ•mol-1、283KJ•mol-1,则上述反应的△H=+173KJ/mol.
(2)若反应进行到10s时,测得容器内的密度增大了2.4g•L-1,则10s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s).
(3)若将反应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压强为ρkPa,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6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
②T1℃的平衡常数Kp=0.5pk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该温度下达平衡后若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气体,则平衡不(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原因是Qp=Kp
③已知:Kp=Kc(RT)△v,其中R=8.314L•kPa•mol-1•K-1,△v=气态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气态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若该反应的$\frac{{K}_{p}}{{K}_{c}}$的值为9976.8,则此时的热力学温度为1200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