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的Na2S溶液:c(OH-)=c(H+)+c(HS-)+c(H2S)
B.pH=11的氨水与pH=3的硫酸各1L混合后,C(NH4+)>2c(SO42-
C.pH=11的氨水与pH=11的醋酸钠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D.pH相同的①溶液②CH3COONa溶液中的c(Na+):①>②

分析 A.根据硫化钠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判断;
B.氨水为弱碱,混合液中氨水过量,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C.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
D.醋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则苯酚钠的水解程度大于醋酸钠,pH相同时醋酸钠的浓度较大.

解答 解:A.0.1 mol/L的Na2S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OH-)=c(H+)+c(HS-)+2c(H2S),故A错误;
B.pH=11的氨水与pH=3的硫酸各1L混合后,氨水为弱碱,混合液中氨水过量,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2c(SO42-),故B正确;
C.pH=11的氨水与pH=11的醋酸钠溶液,前者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后者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小于后者,故C错误;
D.pH相同的①溶液②CH3COONa溶液,苯酚钠的水解程度大于醋酸钠,则pH相同时苯酚钠的浓度小于醋酸钠,钠离子不水解,则溶液中的c(Na+):①<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的含义,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且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与B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E的基态原子的s能级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F的基态原子的3d轨道电子数是4s电子数的4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基态原了价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
(2)B、C、D、E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Mg<C<O<N;.(用元素符号回答)
(3)下列关于B2A2分子和A2D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E;
A.分子中都含有σ键和π键
B.中心原子都sp杂化
C.都是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互为等电子体
E.B2A2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A2D2分子
(4)F2+能与BD分子形成[F(BD)4]2+,其原因是BD分子中含有孤电子对;
(5)B的多种同素异形体中,熔点最高的两种物质,金刚石的熔点>石墨的熔点(填物质名称)理由是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石墨是混合型晶体;
(6)由B、E、F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具有超导性的晶体,晶胞如图所示.B位于E和F原子紧密堆积所形成的空隙当中.与一个F原子距离最近的F原子的数目为8,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gNi3C;若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B、E、F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1pm、r2pm、r3pm,则该晶体的密度表达式为$\frac{1{0}^{3}M}{2\sqrt{2}({r}_{2}+{r}_{3})^{3}•{N}_{A}}$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其有效成分M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1 mol M完全水解生成2 mol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O<S<NaB.热稳定性:NH3<PH3<H2S
C.酸性:H3PO4<H2SO4<HClO4D.碱性:Al(OH)3<Mg(OH)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药品对应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  )
A.麻黄碱适应于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血毒症
B.胃酸过多,出现反胃、吐酸等现象时,可服用小苏打
C.感冒发热头痛时,服用阿司匹林
D.因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发炎,注射青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低碳经济”时代,科学家利用“组合转化”等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
(1)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乙烯:
6H2(g)+2CO2(g)?CH2═CH2(g)+4H2O(g)△H=a kJ•mol-1
已知:H2(g)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CH2=CH2(g)的燃烧热为1411.0kJ•mol-1,H2O(g)=H2O(l)△H=-44.0kJ•mol-1,则a=-127.8kJ•mol-1
(2)上述生成乙烯的反应中,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影响如图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②④(填序号)
①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越高
②温发低于250℃时,随着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
③M点平衡常数比N点平衡常数大
④N点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M点正反应速率
⑤增大压强可提高乙烯的体积分数
(3)2012年科学家根据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人造树叶”.图2是“人造树叶”的电化学模拟实验装置图,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有机物C3H8O.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尿黑酸症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一种疾病.其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酪氨酸能与含1molHCl的盐酸反应,又能与含2molNaOH的溶液反应
B.酪氨酸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和缩聚反应
C.1mol对羟苯丙酮酸最多可与5molH2反应
D.1mol尿黑酸最多可与3molBr2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中,现象和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   验现   象结   论
AT℃时,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T℃时,Ksp:
AgCl<AgBr
B向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或Na2SO4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Na2CO3溶液变红色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非金属性:S>C
C常温下,取饱和CaSO4溶液或氨水做导电性实验氨水实验的灯泡较亮CaSO4和NH3•H2O均为弱电解质
D向品红溶液中滴加NaClO溶液或通入SO2气体品红溶液均褪为无色两者均有漂白性且
原理相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E、F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1)六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填元素符号,下同),电负性最大的是N.
(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位化合物C4[D(AB)6],易溶于水,挂广泛用作食盐添加剂(抗结剂).请写出黄血盐的化学式K4[Fe(CN)6],1mol AB-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黄血盐品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def(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金属键e.氢键   f.分子间的作用力
(3)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E催化下可与H2加成反应:
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0.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①③④(填物质序号),HCH0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形,它加成产物的烙、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加成产物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须指明加成产物是何物质)平面三角.
(4)金属C、F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请先判断对应的图),C、F两种晶体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2:3.金属C的晶胞中,若设该晶胞的密度为a g/cm3,阿伏加得罗常数为NA,C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则表示C原子半径的计算式为$\frac{\sqrt{3}}{4}\root{3}{\frac{2M}{a{N}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