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是0.6×6.02×1023
②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6.02×1023
③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6.02×1023
④2molSO2和1mol O2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等于2×6.02×1023
⑤2.9g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6.02×1023(2Ca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⑥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A.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

分析 ①每个磷原子与其它3个P形成了3个共价键,利用均摊法计算出12.4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
②根据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分析生成的二氧化硫的数目.
③根据过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摩尔质量都是78g/mol,且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计算含有的阴离子数目;
④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只能部分转化成生成物;
⑤根据化学式2CaSO4•H2O中含有一个结晶水进行计算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
⑥羟基不显电性.

解答 解:①12.4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每个磷原子与其它3个磷原子形成3个P-P键,每个磷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为:$\frac{1}{2}$×3=$\frac{3}{2}$,所以0.4molP形成的共价键物质的量为:$\frac{3}{2}$×0.4mol=0.6mol,含有的P-P键数是0.6×6.02×1023,故①正确;
②含0.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消耗0.2mol浓硫酸会生成0.1mol二氧化硫;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所以反应生成SO2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分子数小于0.1×6.02×1023,故②错误;
③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6.02×1023,故③错误;
④2mol SO2和1mol 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由于该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反应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分子数大于2×6.02×1023,故④错误;
⑤2.9g 2CaSO4•H2O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的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分子数为0.01×6.02×1023(2CaSO4•H2O式量为290),故⑤错误;
⑥羟基不显电性,1mol-OH含9mol电子,即3NA个,故⑥错误.故选A.

点评 本题为物质的量基本计算题型,高考常考题型,要注意的是对化学式中隐含的微观信息的挖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中不容易分解的是(  )
A.Fe(OH)3B.NaOHC.HClOD.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图1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若甲为氯碱工业的产品,含丙的某种药品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①鉴别等浓度的乙溶液和丙溶液,可选用的试剂为bc(填代号)
a.NaOH溶液b.CaC12溶液c.稀硫酸d.澄清石灰水
②将甲、乙、丙三种溶液混合,向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2所示:
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H+=H2O、CO32-+H+=HCO3-,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B.向1-溴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再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溴元素
C.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D.向含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过滤--除去苯中的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M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C.非金属性:X>Z
D.M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两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镁、铝混合粉末25.5克,将它完全溶于600ml 5mol/L的盐酸溶液中,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A.1000 mlB.500 mlC.1500 mlD.10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煮沸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渗析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硅酸是白色胶状物,失去部分水后变成白色粉末状硅酸
B.SiO2分子由一个硅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SiO2溶于水后则慢慢生成硅酸
D.SiO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故它是两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氯霉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实验发现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而具有苦味.但如果将其分子中碳链末端的羟基中的氢原子换成来自棕榈酸中的原子团后,苦味便消失,成为便于口服的无味氯霉素.以下关于无味氯霉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味氯霉素的水溶性变差,所以苦味消失
B.无味氯霉素失去了药性,所以苦味消失
C.无味氯霉素是棕榈酸的盐类
D.无味氯霉素在人体内不会发生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