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烷烃的命名司否正确?若有错误,请加以改正,并把正确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分析 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分析: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
1、碳链最长称某烷:意思是说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
2、靠近支链把号编:意思是说把主链里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3、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而且简单的取代基要写在复杂的取代基前面,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则要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但是表示相同的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逗号隔开,并在号数后面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解答 解:(1),主链含有5个C,3号C含有一个甲基,命名为:3-甲基戊烷,所以原命名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3-甲基戊烷;
(2),主链含有5个C,2,3号C上含有2个甲基,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所以原命名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2,3-二甲基戊烷;
(3)烷烃中1号碳上不能有甲基,此命名说明不是选取的最长碳链,正确命名为:3-甲基己烷,
故答案为:3-甲基己烷;
(4)该烷烃的符合烷烃的命名原则,故其命名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烷烃的命名,题目难度中等,可以根据烷烃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完成,试题培养了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该反应后作出了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Y的物理意义甲、乙的物理意义甲与乙的大小
ASO2的转率温度甲>乙
BSO2的体积分数压强甲>乙
CSO3的体积分数温度乙>甲
DSO2的转率压强乙>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其基态原子在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黑色的CuO粉末,如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Zn、C、水、D浓硫酸.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是将G处导管放入盛水的水槽中,加热B处,在水槽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沿G中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检验氢气的纯度.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氢气,其处理方法是在G管出口处点燃(或利用排水法收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M
B.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X的最高价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B.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
C.pH=12的Ba(OH)2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的c(H+)前者大
D.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室用MnO2、KOH及KClO3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的实验流程如下:

(1)熔融时需用铁坩埚和铁制搅拌棒而不能用玻璃仪器,其原因是在高温下,瓷坩埚可以和KOH发生反应SiO2+2KOH═K2SiO3+H2O,腐蚀瓷坩埚.
(2)熔融时,MnO2转化为K2MnO4,KClO3转化为KCl,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nO2+6KOH+KClO3$\frac{\underline{\;高温\;}}{\;}$3K2MnO4+KCl+3H2O.
(3)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歧化时,通入CO2至pH为10~11,K2MnO4绿色溶液转化为KMnO4和Mn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2-+2CO2=2MnO4-+MnO2↓+2CO32-
②歧化时不能通入过量CO2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过量会生成溶解度比K2CO3小得多的KHCO3,可能与KMnO4同时析出.
③通入CO2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于滤纸上,观察到滤纸上有紫红色,证明歧化反应已发生.
④歧化后得到KMnO4晶体的操作依次为过滤、加热浓缩、趁热过滤及干燥.
(4)在此实验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课外活动小组使用下列用品设计原电池.用品:铜片、铁片、导线、金属夹、发光二极管、果汁(橙汁、苹果汁)500mL、烧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实验过程中铜片逐渐溶解
C.铁片上会析出红色的铜D.电子由铁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1)原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2)加铁粉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3)H2SO4浓度2.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