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18 g 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 |
B. | 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对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C. | 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A | |
D. | 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分子数目为0.1NA |
分析 A、18O2由18O构成;
B、1molFeI2中含1molFe2+和2molI-;
C、根据反应后氯元素的价态不明确来分析;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
解答 解:A、18O2由18O构成,故18g18O2中含有18O的物质的量n=$\frac{18g}{18g/mol}$=1mol,故含有NA个氧原子,故A正确;
B、1molFeI2中含1molFe2+和2molI-,故1molFeI2被足量氯气氧化后转移3mol电子即3NA个,故B错误;
C、由于反应后氯元素的价态不明确,故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不能确定,故C错误;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 | 0.5L | 0.5L | 1.0L |
温度/℃ | T1 | T2 | T2 |
反应物 起始量 | 1.5molA 0.5molB | 1.5molA 0.5molB | 6.0molA 2.0molB |
A. | 10min内乙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5mol•(L•min)-1 | |
B. | 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 | 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 |
D. | T2℃,丙容器比乙容器反应快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 |
B. | 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 |
C. | 淀粉、纤维素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 |
D. |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 |
B. | 苹果含有Fe2+,现榨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可防止该现象发生 | |
C. | 用NaOH溶液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
D. | 将氢氧化钠固体在容量瓶中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
① | Si | SiO2 | H2SiO3 | Na2SiO3 |
② | N2 | NO | NO2 | HNO3 |
③ | Cu | CuO | Cu(OH)2 | CuSO4 |
④ | Na | NaOH | Na2CO3 | NaHCO3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