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18 g 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对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A
D.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分子数目为0.1NA

分析 A、18O218O构成;
B、1molFeI2中含1molFe2+和2molI-
C、根据反应后氯元素的价态不明确来分析;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

解答 解:A、18O218O构成,故18g18O2中含有18O的物质的量n=$\frac{18g}{18g/mol}$=1mol,故含有NA个氧原子,故A正确;
B、1molFeI2中含1molFe2+和2molI-,故1molFeI2被足量氯气氧化后转移3mol电子即3NA个,故B错误;
C、由于反应后氯元素的价态不明确,故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不能确定,故C错误;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标准状况下,22g CO2的体积是(  )
A.不能确定B.11.2 LC.22.4 LD.5.6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A气体和H2的质量分别是4.8g和0.2g,则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48g/mol,A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图和下表表示.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 
容器
容积0.5L0.5L1.0L
温度/℃T1T2T2
反应物
起始量
1.5molA
0.5molB
1.5molA
0.5molB
6.0molA
2.0molB
A.10min内乙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5mol•(L•min)-1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2℃,丙容器比乙容器反应快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室要配制450mL 0.2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D(填选项的字母).
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胶头滴管   D.漏斗    E.玻璃棒
(2)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其质量为4.0g.
(3)取用任意体积的该NaOH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C.
A.溶液的浓度 B.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  C.溶液的密度 D.溶液中OH-的数目
(4)在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 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转移溶液后烧杯玻璃棒未进行洗涤就进行定容偏低
②氢氧化钠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偏高
③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偏低
④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B.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C.淀粉、纤维素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按下列实验方法操作,能达到要求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B.苹果含有Fe2+,现榨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可防止该现象发生
C.用NaOH溶液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D.将氢氧化钠固体在容量瓶中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2KNO3+C+S═K2S+2NO2↑+CO2↑,氧化剂是KNO3和S,氧化产物是CO2,当有4.4g CO2产生时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23.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abcd
SiSiO2H2SiO3Na2SiO3
N2NONO2HNO3
CuCuOCu(OH)2CuSO4
NaNaOHNa2CO3NaHCO3
(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