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溴水 | B. | 石蕊溶液 | C. | 氯化铁溶液 | D. | 金属钠 |
分析 鉴别硫氰化钾,可用氯化铁,加入氯化铁,苯酚呈紫色,氢氧化钠生成红棕色沉淀,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应加入氯化铁可鉴别五种物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加入溴水,不能鉴别硫氰化钾溶液、乙酸,故A错误;
B.加入石蕊,不能鉴别苯酚水溶液、硫氰化钾溶液,故B错误;
C.加入氯化铁溶液,苯酚水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乙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的现象分别为紫色、红色、无现象、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可鉴别,故C正确;
D.加入金属钠,苯酚水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乙酸、氢氧化钠溶液都生成气体,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题目难度较大,把握物质的性质与反应现象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涉及的反应较多,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及相互促进水解反应为解答的难点,要注意总结和积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O2-、SO42-
B.pH=2的酸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pH=4
C.过量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
+4H+
D.用pH=3和pH=2的醋酸溶液中和含等量NaOH的溶液,所消耗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和
,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过程是从混乱程度小的向混乱程度大变化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 |
B. | 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 |
C. | 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 | |
D. | 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 |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
C. | 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D. | 甲、乙溶液均变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阳离子 | H+、Na+、Al3+、Ag+、Ba2+ |
阴离子 | OH-、Cl-、CO32-、NO3-、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和③均属于烯烃类 | B. | ①和③互为同分异构体 | ||
C. | ④是②的氧化产物 | D. | ③和④均能发生消去、酯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甲 | 乙 | 丙 |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维生素A是一种醇 | |
B. | 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 |
C. | 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33个氢原子 | |
D. | 维生素A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