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用分液漏斗的是(  )

 

A.

乙醇和水

B.

苯和水

 

C.

硫酸钡与食盐水

D.

由海水蒸发获得淡水


考点:

分液和萃取.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

解答:

解:A.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A错误;

B.苯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B正确;

C.硫酸钡与食盐水应用过滤分离,故C错误;

D.由海水蒸发获得淡水应用蒸发分离,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分液和萃取,明确物质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质量分数为0.052 (5.2%)的NaOH溶液1L(密度为1.06g/cm3),用Pt电极进行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NaOH的质量分数   阳极析出物质的质量/g   阴极析出物质的质量/g

A   0.062(6.2%)     19                     152

B   0.062(6.2%)     152                    19

C   0.042(4.2%)     1.2                    9.4

D   0.042(4.2%)     9.4                    1.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

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

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

 

C.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

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试求:

(1)平衡时A的浓度

(2)A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

Hg(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Hg(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

电线短路失火时,要用水灭火

 

D.

稀 NaOH 溶液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浓硫酸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

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

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不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 CH3CH2OHCH2=CH2↑+H2O

    B. CH3CHBrCH3+NaOHCH3CH=CH2↑+NaBr+H2O

    C. +2NaOH+2NaCl+2H2O

    D. 2CH3OHCH3﹣O﹣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1:2            B.2:3           C.3:1         D.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