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A,可用如图所示装置,生成A的速度可通过滴入液体B的速度控制,已知A是一种无色、无味、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会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A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C是一种黑色粉末,则B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C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洗气瓶(广口瓶)中装的试剂D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所制得的气体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
【答案】(1)O2 (2) 2Na2O2+2H2O=4NaOH+O2↑ (3)H2O2催化作用
(4)浓硫酸 除去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
【解析】
试题(1)由信息:A是一种无色、无味、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会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知A为氧气。(2)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与液体反应能够制取氧气,则C为过氧化钠,B为水,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3)若C是一种黑色粉末,与液体不加热制氧气,则C为二氧化锰,B为双氧水,二氧化锰作催化剂;(4)为了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A,D中导管长进短出,应该盛装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铵矾[NH4Al(SO4)2·12H2O]可用作净水剂、媒染剂和纸张上浆剂,热分解可得超细氧化铝粉。一种用高岭土矿(主要成分为SiO2、Al2O3,还含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铝铵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需将高岭土矿进行“研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酸溶”时间超过40min时,溶液中的Al2(SO4)3会与SiO2反应生成Al2O3·nSiO2,导致铝的溶出率降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除铁”过程中铁是否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和”“时,需控制条件为20℃和pH=2.8,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工厂用at高岭土矿(含51%Al2O3)制备铝铵矾,最终得到产品bt,则其产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C.1mol氧的质量为32g
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0kJmol﹣1
B.1mol N2(l)和NA个O2(l)反应生成2mol NO(g)时,吸收的能量为180kJ
C.1mol N2(g)和1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D.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雯雯在自学碳酸钠性质时,查到了以下资料:
① CO2+ Na2CO3+ H2O === 2NaHCO3,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② 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 | 10℃ | 20℃ | 30℃ | |
Na2CO3 | 7.1 | 12.2 | 21.8 | 39.7 |
NaHCO3 | 6.9 | 8.1 | 9.6 | 11.1 |
【进行实验1】验证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① 配制碳酸钠溶液:取100 g 20℃的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② 利用装置一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发现问题】实验中,始终没有看到沉淀现象,原因是什么呢?雯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取100 g 20℃的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② 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 没有出现白色沉淀 |
(1)在0℃~30℃,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
(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
【进行实验3】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取100 g热开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完全溶解,再降温至20℃,取上层清液 ② 利用装置一和装置二分别进行实验,连续3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 装置一和装置二中的碳酸钠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
(4)雯雯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看到沉淀现象的原因是 。
(5)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
(6)请你依据题中信息,写出一种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方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分别为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已知0.1mol·L-1甲、丙、丁溶液的pH与A、C、D的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lg2=0.3),且常温下甲、丙、丁均可与乙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A、B分别与D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 B、C的简单离子都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D. 乙在浓氨水中能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M和2molN,发生反应:M(g)+2N(g)3Q(g)+2R(s),△H<0,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8 molQ
(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Q和R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作为起始反应物质,达到平衡时Q仍为1.8mol。则R的起始物质的量n(R)应满足的条件是:n(R)_________mol。
(2)若升高平衡体系温度,当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两次平衡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若将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建立上述平衡之后,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现持续增大压强。
①当压强为原来的1.5倍时,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1,测得m=1.5a;
②当压强为原来的10倍时,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1,测得n>10a;
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
①1.5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0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中国的科学家将C60分子组装在一单层分子膜表面,在﹣268℃时冻结分子的热振荡,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拍摄”到能清楚分辨碳原子间单、双键的分子图象.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单键又含双键的是( )
A.CO2 B.COCl2 C.C2H4O D.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