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煤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一定条件下制甲醇的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0.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某一条件后,用示意图表示的反应变化正确的是(  )
ABCD
改变的条件压强温度平衡体系增加H2催化剂
变化的示意图
A.AB.BC.CD.D

分析 根据CO(g)+2H2(g)?CH3OH(g)△H<0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
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体积分数增大;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下降;
C.平衡体系中增加氢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增加氢气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所以平衡不移动.

解答 解:根据CO(g)+2H2(g)?CH3OH(g)△H<0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
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体积分数增大,而根据图结合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P1>P2,所以P1时的甲醇的体积分数大于P2时,故A正确;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下降,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
C.平衡体系中增加氢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氢气的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然后逆反应速率增大,到达新平衡前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所以平衡不移动,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压强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灵活运用,和仔细观察图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研究人员应用如图所表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请完成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2)通入Cl2后,从集气瓶B中干燥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干燥的Cl2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或干燥的Cl2无漂白性);从集气瓶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湿润的Cl2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或湿润的Cl2有漂白性).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请在图D处绘出应添加的装置图.
(4)为了确证是HClO起漂白作用,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稀盐酸是否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NH4Cl受热不分解
B②将铜丝向下移动使其与浓硝酸接触产生红棕色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以用该装置制备NO2
C③光照试管颜色变浅,出现油状滴液,少量白雾甲烷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
D打开分液漏斗右侧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酸性:HNO3>H2CO3>H2SiO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短周期元素X、Y、Z关系如图,X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W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   
   Y Z
A.X和Y都是非金属元素,其中X最高化合价为+5
B.X、W的最高价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
C.元素X、W和氧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W2XO3,离子化合物
D.Y、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Y<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A~J为有机物,C为邻苯二甲醇.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1)A的名称为邻二甲苯.
(2)D中官能团电子式;E一→F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
(3)F的结构简式是
(4)B-C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种即可).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峰
(6)已知现发生反应D+G$\stackrel{H+/H_{2}O}{→}$H$→_{△}^{浓H_{2}SO_{4}}$J(),则
①G的结构简式为
②H→J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各能级电子数相等,Y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少数2,W的内层电子已充满,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请回答: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IVA族;W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9
(2)Y离子和Z离子比较,半径较大的是S2-,Z元素和氧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不同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Z元素的非金属性比X强,可由一复分解反应推测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H2O+CO2↑+Na2SO4
(4)X单质易溶于X与Z形成的三原子化合物中,该化合物分子中的π键与σ键的个数之比是1:1;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小苏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O3-=CO32-+H2O
(5)用H2O2和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混合溶液可溶解W单质粉末,已知:
W(s)+2H+(ag)═W2+(ag)+H2(g)△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
H2(g)+$\frac{1}{2}$O2(g)=2O(l)△H=-285.84kJ•mol-1
则在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W与H2O2反应生成W2+与H2O的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s)+H2O2(l)+2H+(aq)═Cu2+(aq)+2H2O(l)△H=-319.6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反应大气固氮
N2(g)+O2(g)?2NO(g)
工业固氮
N2(g)+3H2(g)?2NH3(g)
温度/℃27200025400450
K3.84×10-310.15×1080.5070.152
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③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更好,但从催化剂活性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500℃左右合适.
(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р1、р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填“A”或“B”);比较р1、р2的大小关系р2>р1
(3)20世纪末,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薄膜做电极,实现高温常压下的电化学合成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其实验简图如C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6e-+6H+=2NH3
(4)近年,又有科学家提出在常温、常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合成氨气的新思路,反应原理为:2N2(g)+6H2O?4NH3(g)+3O2(g),则其反应热△H=+1530 kJ•mol-1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2H2(g)+O2(g)?2H2O(l)△H=-571.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炼铜比高温炼铜更清洁、成本更低
B.光分解水制氢气、植物秸秆制沼气、高粱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C.用福尔马林灭活埃博拉病毒是利用了蛋白质变性原理
D.扫描隧道显微技术、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使科学研究迈入更高水平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