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
(1)钛所在的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K(填元素符号).在同周期中原子的M层电子数比钛原子的M层电子数多8个的过渡元素有Cu、Zn(填元素符号).
(2)钛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TiO3
(3)在800℃和稀有气体氦气的保护下,用金属镁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金属钛,其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frac{\underline{\;800℃\;}}{氦气}$2MgCl2+Ti.已知四氯化钛的某些性质如下:熔点:-25℃,沸点:136.4℃,相对密度:1.73,相对分子质量:189.71,易溶于有机溶剂,遇水强烈水解.四氯化钛晶体为分子晶体.
(4)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分析 (1)金属性越强,元素第一电离能越小;Ti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2,第四周期中原子的M层电子数比钛原子的M层电子数多8个的过渡元素,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3d104s2
(2)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Ba、Ti、O原子数目,进而确定化合物化学式;
(3)在800℃和稀有气体氦气的保护下,用金属镁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金属钛,属于置换反应,同时生成MgCl2
四氯化钛的熔沸点比较低,易溶于有机溶剂,应属于分子晶体;
(4)Fe为26号元素,Fe原子好玩的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失去4s能级2个电子、3d能级1个电子形成Fe3+

解答 解:(1)第四周期中K的金属性最强,故K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Ti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2,第四周期中原子的M层电子数比钛原子的M层电子数多8个的过渡元素,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3d104s2,分别为Cu、Zn,
故答案为:K;Cu、Zn;
(2)Ba原子处于晶胞顶点,Ba数目为8×$\frac{1}{8}$=1,Ti原子处于体心,Ti数目为1,O原子处于面心,氧原子数目为6×$\frac{1}{2}$=3,故该化合物化学式为BaTiO3
故答案为:BaTiO3
(3)在800℃和稀有气体氦气的保护下,用金属镁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金属钛,属于置换反应,同时生成MgCl2,反应方程式为:TiCl4+2Mg$\frac{\underline{\;800℃\;}}{氦气}$2MgCl2+Ti,四氯化钛的熔沸点比较低,易溶于有机溶剂,应属于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TiCl4+2Mg$\frac{\underline{\;800℃\;}}{氦气}$2MgCl2+Ti;分子;
(4)Fe为26号元素,Fe原子好玩的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失去4s能级2个电子、3d能级1个电子形成Fe3+,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

点评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晶胞计算、晶体类型与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原子形成离子时,并不是按构造原理中能级最高的先失去电子,而是先根据能量高的能层、再根据同一能层中能量高的能级低失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H+由右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
C.b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
D.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电极沿导线流向b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
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B.通电后,海水中阴离子往b电极处运动
C.通电后,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
D.通电后,b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
B.0.1 mol•L-1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
C.“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ClO${\;}_{3}^{-}$+5Cl-+6H+=3Cl2↑+3H2O
D.一定条件下,0.1 mol N2和0.3 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9.2 kJ:N2(g)+3H2(g)?2NH3(g)△H=-92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探究小组拟用铜片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Ⅰ、他们先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再与稀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铜.
(1)如果直接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可能导致的两个不利因素是生成等物质的量硝酸铜时消耗的硝酸多、产生污染物NO.
(2)实验中铜粉应该放在坩埚(填“蒸发皿”“坩埚”或“烧杯”)中灼烧.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按顺序分别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Ⅱ、为了探究Cu(NO32在酸性条件下跟铁单质的反应.他们取一支试管,加入Cu(NO32溶液,滴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一定量铁粉,实验后没有固体残留物质.
(3)该探究小组对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按下表格式补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观察样品
溶液呈蓝绿色,①不能(填“能”或“不能”)确定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步骤2:
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

②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说明产物中含+2价铁元素,若KMnO4溶液不褪色或红色不变浅,说明产物中不含+2价铁元素
步骤3:③另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产物中含+3价的铁元素;若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失去电子的是Cu(填元素符号),被还原的是N(填元素符号).当产生标况下4.48L气体时消耗了单质铜19.2g,此时转移了0.6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四大基石.
①人类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葡萄糖在细胞内能彻底氧化并为细胞提供能量,该氧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②维生素对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食物中若长期缺少维生素A(填一种维生素名称)则易患夜盲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