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H2C2O4+2H2SO4$\frac{\underline{\;\;△\;\;}}{\;}$2KHSO4+2ClO2+2CO2+2H2O.

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使反应正常进行,并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b(填字母).
a.20mL 60℃的温水          b.100mL冰水
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6.75g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2-).饮用水中ClO2、Cl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
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25mL酸式滴定管.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KI═2KClO2+I2,2Na2S2O3+I2═Na2S4O6+2NaI,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溶液蓝色褪去,且30秒内不恢复蓝色.
③步骤5的目的是用I-将溶液中的Cl2-还原为Cl-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4I-+4H+=Cl-+2I2+2H2O.

分析 (1)①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温度过高,二氧化氯的水溶液有可能爆炸,应降低反应温度;
②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为防止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爆炸,应用冷水吸收;
③根据氯酸钾和草酸的质量关系判断反应的过量问题,计算生成二氧化氯的质量;
(2)①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水样呈酸性,应选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水样;
②碘与淀粉变蓝,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反应中生成碘单质显示蓝色,反应后无碘单质,蓝色褪去;
③根据I-被氧化为I2,ClO2-还原为Cl-书写离子方程式.

解答 解:(1)①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温度过高,二氧化氯的水溶液有可能爆炸,应降低反应温度,温度低于100℃的水浴加热,用温度计控制温度,
故答案为:使反应正常进行,并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
②二氧化氯易溶于水,则可用水吸收,为防止温度过高而爆炸,应在低温下吸收,则b符合,故答案为:b;  
③n(KClO3)=$\frac{12.25g}{122.5g/mol}$=0.1mol,n(H2C2O4)=$\frac{9g}{90g/mol}$=0.1mol,
根据方程式2KClO3+H2C2O4+2H2SO4$\frac{\underline{\;\;△\;\;}}{\;}$2ClO2↑+2CO2↑+2KHSO4+2H2O可知道,H2C2O4过量,用KClO3的量计算,
则生成的n(ClO2)=0.1mol,m(ClO2)=0.1mol×67.5g/mol=6.75g,
故答案为:6.75g;
(2)①根据题意水样pH为5.5~6.5,呈酸性,且25mL与所量取的体积接近,故用25mL酸式滴定管,
故答案为:25mL酸式滴定管;
②根据题意可知滴定过程中出现了碘单质,碘与淀粉变蓝,故选淀粉做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碘单质正好反应完,故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溶液蓝色褪去,且30秒内不恢复蓝色,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溶液蓝色褪去,且30秒内不恢复蓝色;
③步骤5的目的是用I-将溶液中的ClO2-还原为Cl-以测定其含量,则I-被氧化为I2,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4I-+4H+=Cl-+2I2+2H2O,
故答案为:ClO2-+4I-+4H+=Cl-+2I2+2H2O.

点评 本题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结合起来,引导我们关注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我们要在“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理”等方面,加强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熟悉程度,提高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图所示.

(1)除去粗盐中的Ca2+、Mg2+和SO42-离子,加入下列沉淀剂的顺序是(填字母)cab或者cba或者bca.   
a.Na2CO3         b.NaOH        c.BaCl2
(2)将滤液的pH调至酸性除去的离子是CO32-和OH-
(3)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H2和另外两种产物,这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实验室欲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用的仪器是C.
A.烧杯     B.蒸馏烧瓶     C.蒸发皿     D.坩埚
(4)若将100mL0.1mol•L-1的NaOH溶液和100mL0.1mol•L-1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则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c(CH3COO-)(填“>”或“=”或“<”)
(5)气体X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析出NaHCO3晶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而有关NaHCO3和纯碱的说法正确的是B(填字母).
A.NaHCO3属于盐类,纯碱属于碱
B.除去NaHCO3溶液中的纯碱,应往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C.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大于纯碱
D.分别往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和纯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2×1023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 g
B.钠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3 g
C.HCl的摩尔质量等于6.02×1023个HCl分子的质量
D.Na2O2的摩尔质量为78 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乙(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
【实验步骤】
A 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B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 在试管②中加入5mL X试剂;
D 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E.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1)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吸水.
(2)试管2中加入的X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3)步骤E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为两层(有水果味).
(4)常用分液方法分离获得实验中的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淀粉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误食重金属盐类时,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
D.福尔马林主要成分是甲酸,由于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 NA
B.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 NA
C.1 mo1 Na被氧化成Na2O2,失去电子数目为2 NA
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断裂化学键总数为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C2H4)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用A和常见的有机物可合成一种醚类香料和一种缩醛类香料.具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②D为单取代芳香族化合物且能与金属钠反应;每个D分子中只含有1个氧原子,D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3.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乙烯,图中缩醛的分子式是C10H12O2
(2)B的结构简式为CH3OH,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3)⑥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4)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苯乙醛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含有苯环和结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2:1.
(6)参照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2-氯丙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备的合成路线(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的是(  )
A.KOHB.MgCl2C.HClD.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2的溶液:NO3-、I-、Na+、Al3+
B.0.1mol•L-1 CH3COONa溶液:Mg2+、H+、Cl-、SO42+
C.Kw/c(H+)=0.1mol•L-1 的溶液:Na+、K+、SiO32-、NO3-
D.0.1mol•L-1 KMnO4溶液:Na+、Mg2+、NO3-、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