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
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氦气,平衡不移动
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80%

分析 A.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
B.容积不变,通入1mol氦气,反应体积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只与温度有关;
D.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的氮气为0.2mol,反应达到平衡,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0.4mol,结合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计算.

解答 解:A.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故A错误;
B.容积不变,通入1mol氦气,反应体积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B正确;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而K只与温度有关,则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常数K不变,故C错误;
D.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的氮气为0.2mol,反应达到平衡,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0.4mol,由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frac{4-0.4}{4}$×100%=90%,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把握浓度、温度、稀有气体对反应的影响即可解答,注意选项C为易错点,明确可逆反应的特点及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已知:①在BGO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②在BGO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③BGO可看做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
(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Ge和Bi.
(2)BGO晶体的化学式是Bi4(GeO43[或Bi4Ge3O12或2Bi2O3•3GeO2].
(3)BGO晶体中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Bi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水汽化需要吸收能量,所以水汽化属于吸热反应
C.所有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1 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硫酸25mL,先加入25mL5mol/LBaCl2溶液后,改加NaOH溶液,结果用去1.0mol/LNaOH溶液25mL恰好完全中和.则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mol/LB.1.0mol/LC.1.5mol/LD.2.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纯碱(见下图),并测定纯碱的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Ⅰ.纯碱的制备
(1)若上述两个气体发生装置相同,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为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氨气宜选择的试剂为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氨气和二氧化碳在通入饱和食盐水时的顺序是(填序号)b.
a.同时通入     b.先通氨气至饱和再通二氧化碳   c.先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再通氨气
(2)他们采用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除去这些杂质离子需要下列试剂:①Na2C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BaCl2溶液 ④盐酸.加入这些试剂的顺序可以是(填序号)b.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3)操作1的名称叫过滤.为洗去碳酸氢钠晶体表面的残留母液,他们用酒精代替水洗,其优点是减少NaHCO3的溶解,便于晶体的干燥.
Ⅱ.纯碱纯度的测定(注:只考虑其中因焙烧不充分而含有的碳酸氢钠,忽略其他杂质)
(1)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填序号)B.
A.准确称量mg样品,加热至恒重,称量得ng固体.
B.准确称量m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ng.
C.准确称量mg样品,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ng固体.
(2)若方案A可行,加热过程中所需仪器除了酒精灯、三角架、坩埚、坩埚钳外,还需玻璃棒、泥三角.
(3)若方案B正确,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CO2↑+H2O.
(4)若方案C可行,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加入少量MgCl2(aq)(或Na2SO4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洗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在制皂、纺织、玻璃等许多行业有重要用途.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流程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NH3+H2O+CO2+NaCl=NH4Cl+NaHCO3
(2)实验室中NaHCO3煅烧沉淀需选用铁质(填“陶瓷”或“铁质”)坩埚;该法需要进行多次过滤操作,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3)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向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NH3(填“CO2”或“NH3”).
(4)根据最后分离出的流程,判断低温时溶解度:NH4Cl<NaCl(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A、B、C、D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 同周期,A、D同主族,E与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和D的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弱的是D(选填A或D);A和B的离子中,半径较小的是Na+(填离子符号 ).
(2)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ⅡA族.
(3)E元素的名称是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探讨苯和液溴反应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并塞好石棉绒,实验时先加少量铁粉于石棉绒上,填写下列空白:
(1)盛放液溴和苯混合液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液溴和苯的混合液,很快发生反应,此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为试管中出现白雾,氢氧化钠溶液底部有褐色油状物生成,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6+Br2 $\stackrel{FeBr_{3}}{→}$C6H5Br+HBr.
(2)将溴水和苯充分混合后的现象为液体分层发生萃取褪色,上层颜色加深;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的证据是反应开始后D中可看到的现象为D试管中显红色,E中可看到的现象为试管中有浅黄色的沉淀.
(3)B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OH-+Br2=Br-+BrO-+H2O;A中铁粉的作用是催化剂,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溴蒸气.
(4)F中用倒扣漏斗的目的是气体能充分被吸收且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已略去):

试回答: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frac{\underline{\;\;△\;\;}}{\;}$ZnSO4+SO2↑+2H2O.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稀)=ZnSO4+H2↑.
(3)①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品红溶液,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
②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浓硫酸,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③C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CuO,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
(4)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D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