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氢气和氨气都属于无碳清洁能源.
(1)某些合金可用于储存氢,金属储氢的原理可表示为:M(s)+xH2═MH2x(s)△H<0  (M表示某种合金)如图1表示温度分别为T1、T2时,最大吸氢量与氢气压强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T1>T2
b.增大氢气压强,加快氢气的吸收速率
c.增大M的量,上述平衡向右移动
d.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达平衡后充入H2,再次平衡后的压强增大
(2)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组成氢氧燃料电池(如图2装置甲所示),其中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体.图2乙装置中a、b为石墨电极,电解过程中,b极质量增加.
①工作过程中,甲装置中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
②若用该装置电解精炼铜,则b极接精铜(填“粗铜”或“精铜”);若用该装置给铁制品上镀铜,则a(填“a”或“b”)极可用惰性电极(如Pt电极),若电镀量较大,需要经常补充或更换的是CuSO4溶液.
(3)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一种空气组成成分的单质.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  2H2(g)+O2(g)═2H2O(1)△H=-572KJ•mo1-1试写出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3O2(g)=2N2(g)+6H2O(l)△H=-1531.2 kJ•mol-1
(4)在一定条件下,将lmol N2和3mol H2混台于一个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_{加热,加压}^{催化剂}$2NH3(g)5min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α.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00{a}^{2}}{27(1-a)^{4}}$,(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N2的消耗速率v(N2)=0.02αmo1•L-1•min-1.(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1)在压强相同的条件下,T1对应的吸氢量大,也就是T2→T1,平衡正向移动,而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结合表达式分析求解;
(2)①b极质量增加,则b是阴极,所以a是阳极,c是负极、d是正极,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所以A是氢气、B是氧气和二氧化碳,d电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
②若用该装置电解精炼铜,b是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纯铜;如果是电镀池,铁是阴极,所以阳极为铂;若电镀量较大,需要经常补充或更换的是电解质溶液;
(3)根据盖斯定律①N2(g)+3H2(g)?2NH3(g)△H=-92.4kJ•mol-1,②2H2(g)+O2(g)=2H2O(l)△H=-572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②×3-①×2来解答;
(4)①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来计算;②根据v=$\frac{△c}{△t}$计算.

解答 解:(1)在压强相同的条件下,T1对应的吸氢量大,也就是T2→T1,平衡正向移动,而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T2→T1,是降温,所以T2>T1
a.T1<T2,故a错误;
b.增大氢气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氢气的吸收速率加快,故b正确;
c.M为固体,增大M的量,浓度不变,上述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
d.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达平衡后充入H2,K=cx(H2),而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浓度不变,而体积不变,所以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①b极质量增加,则b是阴极,所以a是阳极,c是负极、d是正极,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所以A是氢气、B是氧气和二氧化碳,d电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
故答案为:O2+4e-+2CO2=2CO32-
②若用该装置电解精炼铜,b是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纯铜;如果是电镀池,铁是阴极,所以阳极为铂;若电镀量较大,需要经常补充或更换的是CuSO4溶液,故答案为:精铜;a;CuSO4溶液;
(3)①N2(g)+3H2(g)?2NH3(g)△H=-92.4kJ•mol-1
②2H2(g)+O2(g)=2H2O(l)△H=-572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②×3-①×2得:4NH3(g)+3O2(g)=2N2(g)+6H2O(l)△H=-1531.2 kJ•mol-1
故答案为:4NH3(g)+3O2(g)=2N2(g)+6H2O(l)△H=-1531.2 kJ•mol-1
(4)N2 +3H2?2NH3
开始(mol):1       3         0       
变化(mol):α      3α        2α
平衡(mol):1-α     3-3α      2α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frac{2a}{10})^{2}}{\frac{1-a}{10}×(\frac{3-3a}{10})^{3}}$=$\frac{400{a}^{2}}{27(1-a)^{4}}$,故答案为:$\frac{400{a}^{2}}{27(1-a)^{4}}$;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N2的消耗速率v(N2)=$\frac{△c}{△t}$=$\frac{\frac{a}{10}}{5min}$=0.02αmo1•L-1•min-1,故答案为:0.02α.

点评 本题是道综合题,三段式法对化学反应进行计算,注意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等知识的运用,难度不大,涉及知识点较多,注意对应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W粒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2B.若X=14,它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
C.若X=18,则Z=8D.若X=17,它的氧化物化学式为W2O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元素按第一电离能增加顺序排列的是(  )
A.Na、Al、MgB.Be、B、LiC.Li、Na、KD.O、F、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在实验室里,通常利用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加热制乙烯,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棕色、黑色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乙同学认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
(1)写出实验室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frac{\underline{\;浓硫酸\;}}{170℃}$CH2=CH2↑+H2O.
(2)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乙(填“甲”或“乙”),理由是CD.
A.(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
B.(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通入的气体是纯净物
D.(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证明通入气体一定具有还原性
(3)丙同学取(Ⅱ)瓶中少量溶液于试管里,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乙烯中一定混有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本身就含有SO42-.若你认为不可靠,改进上述实验方案,证明乙烯中是否含有SO2的改进方法是将(Ⅱ)瓶中溶液换成品红溶液.
(4)丁同学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适当改进,用于证明乙烯能否发生加成反应,他的改进方法是将(Ⅱ)瓶中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将装置(Ⅲ)换成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探究乙烯的制取及乙烯和溴水反应的有关问题,甲、乙、丙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当温度升至170℃左右时,有大量气体产生,溴水的颜色迅速褪去.甲认为达到了实验目的.请写出甲实验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CH2=CH2+Br2 →CH2BrCH2Br.烧瓶中除加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外,还需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2)乙考察了甲的实验过程,发现下列两个问题:
①当温度升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呈黑色,在超过170℃后生成气体的速率明显加快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乙同学观察到的黑色物质是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
②当一定量的溴水中的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则其可能的原因是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如果温度不能迅速达到170℃可以生成乙醚、乙烯通入速率过快.
(3)丙为验证生成的气体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提出甲的装置必须先作“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烧碱溶液的洗气装置后再开始加热”的改进,然后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B中溶液的酸性即可验证,则丙提出的增加一个洗气装置的理由是除去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此时用pH试纸来进行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如果发生了取代反应,则B中溶液的酸性增强.丙认为按甲的装置进行实验,烧瓶内混合液在实验过程中可能还有另外两种气体产生,这两种气体是CO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断裂2 mol A-B 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C.断裂1 mol A-A 键和1 mol B-B 键放出x kJ能量
D.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高于2 mol AB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氨气的结构式为  B.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C.羟基的电子式:D.甲醇的球棍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装置,用电化学原理制备硫酸,并电解500mL 0.2mol?L-1AgN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SO2的电极为负极(填“正”或“负”,下同),其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2)乙池溶液中NO3-移向C(填“C”或“Fe”)极,铁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乙池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碳电极附近的现象是溶液变红,乙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Ag++2H2O$\frac{\underline{\;通电\;}}{\;}$4Ag+O2↑+4H+
(3)当乙池中析出5.4g Ag时,甲池中通入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乙池溶液的pH为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99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H2=-58kJ.mol-1
③CO2(g)+H2(g)═CO(g)+H2O(g)△H3
回答下列问题:
(1)△H3=+41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C{H}_{3}OH)}{c(CO){c}^{2}({H}_{2})}$;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a(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CO的转化率降低.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P3>P2>P1,其判断理由是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