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环己酮的反应如下:
$→_{Na_{2}Cr_{2}O_{7}+H_{2}SO_{4}}^{55℃~69℃}$
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cm-3,20℃)溶解性
环己醇100161.10.9624能溶于水和醚
环己酮98155.60.9478微溶于水,能溶于醚
现以20mL环己醇与足量Na2Cr2O7和硫酸的混合液充分反应,制得主要含环己酮和水的粗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提纯.
分离提纯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步骤有(未排序):
a.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6℃馏分;
b.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
c.过滤;
d.往液体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
e.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少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分离提纯步骤的正确顺序是d b e c a(填字母).
(2)b中水层用乙醚萃取的目的是使水层中少量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提取,提高产品的产量.
(3)以下关于萃取分液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③.
①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②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③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4)在上述操作d中,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蒸馏除乙醚的操作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
(5)蒸馏操作时,一段时间后发现未通冷凝水,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停止加热,冷却后通自来水.
(6)恢复至室温时,分离得到纯产品体积为 12mL,则环己酮的产率约是60%.

分析 (1)环己酮的提纯时应首先加入NaCl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将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来,然后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MgSO4,出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再进行蒸馏即可;
(2)环己酮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和水不互溶,则乙醚能作萃取剂,从而提高产品产量;
(3)①放气的方法为:漏斗倒置,打开旋塞放气;
②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
③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4)NaCl能增加水层的密度,降低环己酮的溶解,有利于分层;乙醚的沸点较低,所以蒸馏时温度不宜太高;
(5)为防止冷凝管炸裂,应该停止加热;
(6)m(环己酮)=12mL×0.9478g=11.3736g,根据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关系式知,参加反应的m(环己醇)=$\frac{11.3736g}{98g/mol}$=11.6057g,m(环己醇)=20mL×0.9624g/mL=19.248g,据此计算产率.

解答 解:(1)环己酮的提纯时应首先加入NaCl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然后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MgSO4,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再进行蒸馏即可,故答案为:d b e c a;
(2)环己酮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和水不互溶,则乙醚能作萃取剂,能将水中的环己酮萃取到乙醚中,从而提高产品产量,
故答案为:使水层中少量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提取,提高产品的产量;
(3)①放气的方法为:漏斗倒置,打开旋塞放气,而不是打开玻璃塞,故错误;
②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而不是手持分漏斗静置液体分层,不符合操作规范性,故错误;
③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利用压强差使液体流出,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为防止产生杂质,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故正确;
故选③;
(4)NaCl能增加水层的密度,降低环己酮的溶解,且有利于分层;乙醚的沸点较低,所以蒸馏时温度不宜太高,所以应该采用水浴加热,
故答案为: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水浴加热;
(5)如果直接将冷水连接冷凝管,馏分温度如果急剧冷却会导致冷凝管炸裂,为防止冷凝管炸裂,应该停止加热,冷却后通自来水,
故答案为:停止加热,冷却后通自来水;
(6)m(环己酮)=12mL×0.9478g=11.3736g,根据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关系式知,参加反应的m(环己醇)=$\frac{11.3736g}{98g/mol}$=11.6057g,m(环己醇)=20mL×0.9624g/mL=19.248g,其产率=$\frac{11.6057g}{19.248g}$×100%≈60%,
故答案为:60%.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基本实验操作、基本计算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答问题能力,易错点是(3)中基本操作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①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Ba2++SO42-═BaSO4↓;
②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Ba2+、Cl-、NO3-B.K+、Na+、Cl-、SO42-
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m+n>p(填“>”、“=”或“<”).
(2)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A的转化率增大,B的转化率减小.
(3)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frac{c(B)}{c(C)}$将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下:

①制备反应原理:C2H5OH+4Cl2→CCl3CHO+5HCl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C2H5OH+HCl→C2H5Cl+H2O
CCl3CHO+HClO→CCl3COOH+HCl
(三氯乙酸)
②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C2H5OHCCl3CHOCCl3COOHC2H5Cl
相对分子质量46147.5163.564.5
熔点/℃-114.1-57.558-138.7
沸点/℃78.397.819812.3
溶解性与水互溶可溶于水、乙醇可溶于水、乙醇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装置B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2)若撤去装置C,可能导致装置D中副产物CCl3COOH、C2H5Cl(填化学式)的量增加;装置D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3)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Cl3COOH.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不可行,CCl3COOH溶于乙醇与CCl3CHO.
(4)装置E中可能发生的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Cl2+2OH-=Cl-+ClO-+H2O、H++OH-=H2O.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30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mol•L-1碘标准溶液20.00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0.02000mo1•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后,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88.5%.(CCl3CH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5)
滴定的反应原理,:CCl3CHO+OH-═CHCl3+HCOO-
HCOO-+I2═H++2I-+CO2↑  I2+2S2O32-═2I-+S4O62-
(6)已知:常温下Ka(CCl3COOH)=1.0×10-1mol•L-1,Ka (CH3COOH)=1.7×10-5mol•L-1
请设计实验证明三氯乙酸、乙酸的酸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以硅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CuSiO3•2H2O,含SiO2、FeC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u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OCl2+H2O$\frac{\underline{\;\;△\;\;}}{\;}$SO2↑+2HCl↑
(1)“酸浸”时盐酸与CuCO3•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O3•Cu(OH)2+4HCl═2CuCl2+CO2↑+3H2O.为提高“酸浸”时铜元素的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加快搅拌速率②适当延长酸浸时间.
(2)“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OH)3(填化学式);“调pH”时,pH不能过高,其原因是pH过高,Cu2+会形成Cu(OH)2沉淀.
(3)“加热脱水”时,加入SOCl2的目的是SOCl2水解生成的HCl,抑制Cu2+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以硫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图1:

(1)反应Ⅰ通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保证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充分被氧化为硫酸钙.
(2)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CaSO4+NH3+HCO3-=CaCO3+NH4++SO42-,该反应需控制在60℃-70℃之间的原因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铵盐分解.
(3)几种盐的溶解度见图2.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4)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5)图3为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①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MnSO4
②已知B阶段产物为Mn3O4,当煅烧温度为1000℃时得到的产物再冷却到400℃过程中,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会减小.试分析产物总锰含量减小的原因MnSO4部分Mn3O4又被氧化成Mn2O3或MnO2,造成总锰含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铬酸铅俗称铬黄,不溶于水.广泛用于涂料、油墨、漆布、塑料和文教用品等工业.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铬污泥(含有Cr2O3、Fe2O3、Al2O3、SiO2等)制备铬黄的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
(2)在浸取过程中浓盐酸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
(3)写出加入30%H2O2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3H2O2+2CrO2-+2OH-=2CrO42-+4H2O.
(4)加入Pb(NO32沉淀CrO${\;}_{4}^{2-}$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Pb(NO3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5)在废液中加入10%明矾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SO42-=PbSO4↓.
(6)由于+6价铬的强氧化性,其毒性是+3价铬毒性的100倍.因此,必须对含铬的废水进行处理,将含Cr2O${\;}_{7}^{2-}$的酸性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进行电解.阳极区生成的Fe2+和Cr2O${\;}_{7}^{2-}$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除去.
①请分析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断上升的原因: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消耗氢离子,而Cr2O72-转化为Cr3+也消耗氢离子,所以溶液的pH不断上升.
②当电路中通过3mol电子时,理论上可还原的Cr2O${\;}_{7}^{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无色溶液的离子组在pH=l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C1-、Mg2+、SO42-B.A13+、Cu2+、SO42-、C1-
C.Ba2+、K+、NO3-、OH-D.Ca2+、Na+、C1-、A1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