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
2NO(g)?N2(g)+O2(g) K1=1×1030
2H2(g)+O2(g)?2H2O(g) K2=2×1081
2CO2(g)?2CO(g)+O2(g) K3=4×10-92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frac{c({N}_{2})•c({O}_{2})}{{c}^{2}(NO)}$.
(2)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2
(3)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4)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汽车尾气污染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某市政府要求全市对所有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进行改装,改装后的尾气处理装置主要是加了有效催化剂.请你根据以上有关数据分析,仅使用催化剂能(填“能”或“否”)消除污染气体.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的数值;
(2)根据方程式的书写反写,平衡常数是原来的倒数;
(3)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越大,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4)根据以上有关数据,可据盖斯定律分析,NO与CO反应的K值大小,进而解答.

解答 解:(1)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式K1=$\frac{c({N}_{2})•c({O}_{2})}{{c}^{2}(NO)}$,故答案为:K1=$\frac{c({N}_{2})•c({O}_{2})}{{c}^{2}(NO)}$;
(2)2H2(g)+O2(g)?2H2O(g) K2=2×1081,所以2H2O(g)?2H2(g)+O2(g) K3=$\frac{1}{2×1{0}^{81}}$=5×10-82,故答案为:5×10-82
(3)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逐渐减少,则化学反应进行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故答案为:NO>H2O>CO2
(4)①N2(g)+O2(g)?2NO(g)K1=1×10-30
②2CO2(g)?2CO(g)+O2(g)K3=4×10-92
据盖斯定律①+②得N2+2CO2=2CO+2NO K=K1×K3=4×10-122,其逆反应为2CO+2NO=2CO2+N2  K=2.5×10121,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从理论上来说,CO与NO能反应完全,
故答案为:能;反应2CO+2NO=2CO2+N2的K=1/K1K2=2.5×10121,K数值很大,反应进行完全,若使用合适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除去污染气体.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知识,化学平衡常数是指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的数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实验室测定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用符号w(Na2CO3)表示],称取此混合物5.lg,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
a.方案一:沉淀法测w(Na2CO3)利用化学反应把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称取沉淀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w (Na2CO3).
(1)量取100mL配制好的溶液于烧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剂,把溶液中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应选的试剂是D  (填编号).
A.CaCl2       B.MgSO4      C..NaCI      D.Ba(OH)2
(2)简述证明HCO3-、CO32-已完全沉淀的实验操作静置、澄清,在澄清溶液中继续加Ba(OH)2溶液,不浑浊,则HCO3-、CO32-已沉淀完全,反之,未沉淀完全.
(3)过滤,提取沉淀,则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
(4)洗涤沉淀,简述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中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淹没沉淀,静置让水自行留下,重复2-3次.
(5)干燥充分,称取沉淀的质量为9.8g,由此计算w(Na2CO3).如果此步中,沉淀未干燥充分就称量,则测得w (Na2CO3)偏小(填偏大或偏小、无影响).
b.方案二:滴定法测w(Na2CO3)量取25.00mL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摇匀,用0.2000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到终点.重复此操作2次,消耗盐酸的体积平均值为20.00mL.[已知饱和的碳酸溶液PH为3.9]
(1)量取25.00mL配制好的溶液,应选择碱式滴定管仪器来完成.
(2)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由红色突变为无色且30s不恢复,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2-=HCO3-
(3)此法测得w(Na2CO3)=83.14%(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由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已二醇的二醋酸酯.下图所示是有关的8步反应(其中所有无机产物都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反应、2步属于消去反应、3步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①和⑥、⑦属于取代反应.(填序号)
(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B、C.反应④所用试剂和条件是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3)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高分子材料M在光聚合物和金属涂料方面有重要用途,M的结构简式为:
工业合成M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已知: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43倍,分子中H、0原子个数比为3:1.它与Na或Na2CO3都能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1)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羧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字母).
a.工业上,B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
b.C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不包括C)
c.D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遇新制Cu(OH)2悬浊液,溶液呈绛蓝色
d.E-M的反应是缩聚反应
(3)写出A+D+H3PO4--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
(4)F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写出F、N的结构简式为:F:OHC-CH2-CH2-CHON: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OHC-CH2-CH2-CHO+4Cu(OH)2+2NaOH$\stackrel{△}{→}$NaOOC-CH2-CH2-COONa+2Cu2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试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第一步: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
(2)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Br2+CH2=CH2→BrCH2CH2Br
(3)乙烯的燃烧反应:C2H4+3O2$\stackrel{点燃}{→}$2CO2+2H20
(4)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O2$→_{△}^{铜}$2CH3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bcd     (填字母).
a.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下列制氢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c     (填字母).
a.电解水制氢: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frac{\underline{\;高温\;}}{\;}$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frac{\underline{\;\;\;TiO_{2}\;\;\;}}{太阳光}$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stackrel{高温}{?}$CO+3H2
(3)利用MnFe2O4通过两步反应使水分解制氢气,第一步反反应为:
MnFe2O4$\frac{\underline{\;>1000K\;}}{\;}$MnFe2O4-X+$\frac{X}{2}$O2
则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Fe2O4-X+xH20=MnFe2O4+xH2↑ (不写条件).
(4)图是以SO2、I2、H2O为原料,利用核能使水分解制氢气的一种流程.

反应X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2HI+H2SO4,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原料有SO2、I2.从理论上讲,该流程中,1mol原料水制得1mol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盐A(只含四种元素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的组成,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无机盐A,加入足量6%的H2O2溶液,充分反应后除了生成水外还有4种产物,分别是:气态氧化物B,气态单质C,盐D和含氧强酸E.将B、C、D、E均通(加)入Ba(OH)2溶液中,B、D、E与Ba(OH)2生成了白色沉淀,再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只有B生成的沉淀溶解且放出气体B.A、D的焰色呈紫色.C在标况下的密度为1.25g/L.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式为N≡N.
(2)A与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SCN+11H2O2=2CO2↑+N2↑+K2SO4+10H2O+H2SO4
(3)B与Ba(OH)2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O2+Ba2++2OH-=BaCO3↓+H2O.
(4)一种短周期的金属单质R在B、C中都能燃烧,则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B、C完全反应消耗金属单质R的质量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很长一段时间认为不存在+7价的溴化合物,直到1968年Appolaman利用下列反应:XeF2+HBrO3+H2O→HBrO4+Xe↑+2HF,首次得到此类化合物.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
A.HBrO3B.XeF2C.HBrO4D.X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环保部门监测有害气体常用的一种药品,硫代硫酸钠在生产过程中常混入少量的亚硫酸钠(Na2SO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来测定硫代硫酸钠样品中亚硫酸钠的含量.(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1)写出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2)组装仪器前,甲同学用装置B、C检验产生的气体,则装置C中应盛有品红,观察到现象为品红溶液褪色.
(3)乙同学称取m1g硫代硫酸钠样品进行实验.
①组装好上述仪器后,应首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为了较准确地测得实验结果,装置A、C中应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③装置B中滴入过量稀H2SO4且充分反应后,需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其目的是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硫排除以被D完全吸收.
④若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分别为m2g、m3g,装置D的质量分别为m4g、m5g,则求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为a)的计算式为$\frac{{m}_{5}-{m}_{4}}{64}$=$\frac{{m}_{1}(1-a)}{158}$+$\frac{{m}_{1}a}{1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