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X)<r(Y)<r(Z)<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O、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
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
C.Y单质是氮气、Z单质是氧气,元素的非金属性氧气,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O、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
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X位于第一周期、Y和Z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Y<Z,W位于第三周期,所以原子半径:r(X)<r(Z)<r(Y)<r(W),故A错误;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是强碱,故B错误;
C.Y单质是氮气、Z单质是氧气,元素的非金属性氧气,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O>N元素,所以Z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故C错误;
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硝酸是共价化合物、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但属于离子化合物,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C的化学名称是三氟甲苯.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浓硫酸、浓硝酸,并加热,该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
(3)⑤的反应方程式为.吡啶是一种有机碱,其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氯化氢,提高反应转化率.
(4)G的分子式为C11H11O3N2F3
(5)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H可能的结构有9种.
(6)4-甲氧基乙酰苯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写出由苯甲醚()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凯氏定氨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以免关闭K1后圆底烧瓶内气压过大.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f的名称是冷凝管.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c、e及其所连接的管道内水蒸气冷凝为水后,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锥形瓶内的蒸馏水被倒吸入c中;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便于检验d装置是否漏气,同时起到液封,防止氨气逸出的作用.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有利于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而逸出.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frac{1.4cV}{m}$%,样品的纯度≤$\frac{7.5cV}{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mL 0.1000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mL 0.1000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0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123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10.2410.02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50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避免AgNO3见光分解.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否(或不能),说明理由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10.00mL,测得c(I-)=0.0600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偏高.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苯酚浓度小
B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部分Na2SO3被氧化
C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
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 Br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可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比为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硅太阳能电池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B.苯是从煤和石油中加工制得的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可用热的饱和Na2CO3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矿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无机含氧酸的化学式可以用XOn(OH)m来表示(X代表成酸元素,n代表XO基中的氧原子数,m代表OH的数目),若n值越大,m值越小,则该酸的酸性就越强.硫酸、磷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和磷酸都是强酸B.硫酸的酸性比磷酸弱
C.磷酸和硫酸都是弱酸D.硫酸的酸性比磷酸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