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分析 A.转移电子不守恒、方程式左右原子不守恒;
B.氯化铝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氢氧化铝难溶于弱碱氨水;
C.方程式左右氢原子不守恒;
D.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解答 解: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H2O+2Al+2OH-═2AlO2-+3H2↑,故A错误;
B.氯化铝加入足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氢氧化铝难溶于弱碱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
C.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氢氧化钠拆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C错误;
D.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及物质性质即可解答,检验方法有: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Ⅰ.目前,我国采用“接触法”制硫酸,设备如图所示:

(1)图中设备A的名称是沸腾炉,该设备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8SO2
(2)下列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E
A.二氧化硫的接触氧化在接触室中发生
B.吸收塔中用浓度为98.3%的浓琉酸吸收三氧化硫
C.煅烧含硫48%的黄铁矿时,若FeS2损失了2%,则S损失2%
D.B装置中反应的条件之一为较高温度,是为了提高S02的转化率
E.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03转化为H2S04时放出的热量
Ⅱ.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索尔维法)和“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两种工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3)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中的CO2来源于合成氨厂.“氨碱法”中的CO2来源于煅烧石灰石.
(4)氨碱法的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为49.7%.
(5)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CO2+H2O+NaCl(饱和)=NaHCO3↓+NH4Cl、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B.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涤纶、绵纶、棉花、羊毛、蚕丝等都是天然纤维素
D.纤维素属于糖类,不能够直接被消化成为人体的营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但不能导电.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方相氮化硼含配位键B→N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熔点低
C.两种氮化硼中的硼原子都是采用sp2杂化
D.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若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e-═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O2↑+2H2O+4e-═4OH-
⑤需用CuSO4溶液作电解液       
⑥需用AgNO3溶液作电解液.
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④⑤D.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欲检验在制得的HCl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Cl2的方法是(  )
A.用酚酞试纸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用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比实验了解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下表是他们撰写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内容)现象
在贴有标签a、b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g 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摸试管底部.试管a放热现象更明显(填“a”或“b”)
继续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再分别向两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均变红,颜色较深的试管是a(填“a”或“b”).
最后分别向两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红色褪去,均有无色气体产生.经计算生成气体的是a<b(填“>”“<”或“=”)
加热大试管一段时间.(注:棉花球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
/
请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由实验⑥中看到的所有现象: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蓝;A烧杯中没有明显现象,B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
写出所有化学方程式说明得出结论的原因.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稀释到100mL.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①NaOH、Na2CO3 ②Na2CO3③Na2CO3、NaHCO3 ④NaHCO3
B.B曲线说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11.2L(标准状况)
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mol/L
D.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